繁体丨 简体 丨 无障碍丨 网站地图
  • 首页
  • 魅力山亭
  • 山亭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休闲山亭
  • 投资山亭
山亭新闻
  • 今日山亭
  • 部门动态
  • 镇街要情
  • 信息期刊
  • 山亭周讯
  •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综合信息服务
  • 山亭区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
  • 山亭区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 机构编制实名制
  • 网上车管所
  • 社保缴费及查询
  • 公积金查询
首页 > 山亭新闻 > 信息期刊

《山亭信息》(专报3)

发布日期:2021-01-19信息来源:

(专报3)

中共山亭区委山亭区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2021年1月19日


image.png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

一是总体规划统布局。依托自然山水地貌,统筹各类资源优势,制定了《山亭区“一体两翼一中心”产业战略规划》,按照“一体成线、两翼多点、中心铸魂”“南翼山水户外、北翼田园休闲”布局原则,着力培育户外登山拓展、自行车运动、生态田园体育旅游等项目,重点打造“山水”“田园”“休闲”系列体育产业品牌。

二是综合试点统推进。紧抓“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机遇,调整完善体育产业发展近期目标(2021—2025)、远期目标(2025—2035),近期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做靓体育运动休闲、体育赛事承办、体育技能培训等体育产业品牌;远期目标规划以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为吸引,以中高端的休闲度假产品为核心,做大集运动健身、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体育旅游品牌。

二、坚持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产业用地保障政策。加强体育产业用地保障,除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外,鼓励以出让、租赁等方式供应土地。强化健身设施用地保障,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群众健身设施,与小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二是完善人才培育保障政策。开展各类体育教育培训,畅通体育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将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支持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体育产业,并将其纳入创业扶持范围,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优惠和补助。优先聘用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群众健身指导工作。

三是完善扶持资金保障政策。统筹一般预算体育事业费、体育彩票公益等各类涉体资金,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以资助、贴息等方式扶持体育企业、赛事、人才等,着力解决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投融资难题。根据《山东省省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认定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体育用品企业所申报的开发项目、优秀新产品的体育企业,给予奖励性补助。通过出租出售、减租免租等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将闲置场所改造为体育健身场所。

三、坚持示范带动,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梅花山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该赛事是山东省内唯一一个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先后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2万多名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参与比赛。同时,基地平均每年接待前来锻炼的自行车爱好者、休闲观光者6万余人次。

二是抱犊崮登山比赛。该赛事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枣庄地区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登山比赛类全民健身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每年参赛人数5000人以上,已打造成为鲁南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品牌赛事。

三是月亮湾太极拳公开赛。该赛事以月亮湾湿地公园优美的环境为载体,已连续举办3届公开赛,并配套举办了文化旅游节、半程马拉松、自行车骑行等系列赛事,达到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目的,并极大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环岩马湖半程马拉松公开赛。该赛事致力打造成为全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乡村马拉松比赛,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26㎞的环湖绿道,并分段设置了粉红色的桃花大道、红色的独孤大道、五彩的音乐大道、跨湖的红桥大道,配套建设了驿站、码头、旅游公厕、停车场、共享单车等基础设施,环岩马湖绿道被评为“山东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奏响岩马湖体旅融合新篇章。

四、坚持品牌培树,优化服务质效

一是打造“体旅融合”品牌。依托中华樱园、万亩桃园、冠世枣园等特色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了7公里的环樱花湖、26公里的环桃园、10公里的环枣园自行车休闲健身绿道,先后多次举办“火樱桃文化旅游节”、桃花节、长红枣文化节等活动,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一体发展。

二是打造“全民健身”品牌。建成体育休闲广场、汉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形成了15分钟完整健身圈。体育场地发展到119万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建成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1处、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处、省级运动训练基地1处。发展各类体育社团30余个、会员5万余人,体育产业企业36家,常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突破20万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等。

三是打造“高端赛事”品牌。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培育特色体育文化等措施,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户外体育、山地自行车、登山、太极拳、乡村马拉松等体育赛事,强化品牌引领,着力打造全省优质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编  辑:王长浩                              审  核:李  忠


中共山亭区委 山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区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维护
地址:山亭区府前路1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811121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43581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602000003号
标识码:370406000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