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丨 简体 丨 无障碍丨 网站地图
  • 首页
  • 魅力山亭
  • 山亭新闻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休闲山亭
  • 投资山亭
休闲山亭
  • 旅游活动
  • 山亭史话
  • 特色景区
  • 旅游招商
  • 山亭美食
综合信息服务
  • 山亭区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
  • 山亭区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 机构编制实名制
  • 网上车管所
  • 社保缴费及查询
  • 公积金查询
首页 > 休闲山亭 > 山亭美食

“愁柿”变喜事!新工艺让山亭区“好柿成霜”

发布日期:2022-12-13信息来源:

霜降过后,枣庄市山亭区漫山遍野的柿子熟了。黄橙橙的硕果挂满枝头,远远望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寓意“柿柿如意”的金果子,却让柿农愁容满面。2010年以来,柿子滞销,高成本采收的一公斤柿子价格降到一块钱也无人问津。种植柿子的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直至本钱难收,柿农开始弃采,任由柿子挂在高大的树上“自生自灭”或掉落满地。连年的熊市让柿农逐渐放弃对柿树的管理,更有甚者将百年以上的大树出售或砍伐,严重威胁到柿子老资源保护。

为解决柿农的“愁柿(事)”,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高级农艺师范静、工程师倪跃跃等成员,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带领团队与山亭双山涧村的柿农张强一起开展了柿子深加工研发,采用新工艺将柿子做成清洁型柿饼,提高经济价值。

传统柿饼加工程序复杂,需要时间长,生产过程卫生条件差,多由村里老年人或小作坊生产,品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卫生状况很令人担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柿饼的销售。3公斤左右柿子才能制作出一公斤柿饼,价格却仅有20元左右,比较收益很低,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生产柿饼的积极性,生产柿饼的人越来越少,柿饼加工工艺也逐渐消失,柿饼产业不断萎缩。

通过调研,范静团队认为只有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出高品质柿饼,才能让这个产业重获活力。为此,团队研发了清洁型柿饼的制作工艺,改变传统柿饼制作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采取建造专用生产车间、架设防虫网、专用晾晒架、隔离防护服操作,杜绝了外界的苍蝇、蚊虫等卫生昆虫、手工制作时杂菌感染等污染源对柿饼的污染,保证生产出的柿饼更加清洁卫生。同时,也简化、完善了生产加工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柿饼质量和生产效率。其制作环节主要包括选择柿果、机器去萼削皮、悬挂上架、揉捏排水(俗称晃糊)、整形、闷汗出霜、成品包装等。改传统露天摊开晾晒变为车间悬挂晾晒,仅此一个环节就减少了时间10天左右,大大降低了传统柿饼加工中接触性污染,有效解决了柿饼的卫生问题。新工艺生产出的柿饼,柿霜洁白如雪,厚如香粉,肉质细腻滑软,颜色金亮透明,口感甘甜如蜜,品质极上,深受消费者欢迎,打开了柿饼的销路。销售价格也从每公斤20元上升到每公斤40-60元,且供不应求。

清洁型柿饼加工工艺的研发成功,增加了农户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柿饼的积极性,重塑了他们对柿子产业的信心。产区柿子种植户纷纷表示,下一步一定要重新管好柿树,还有一些果农打算新建密植低干柿园,专门种植适合加工柿饼的柿树。在市总工会和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清洁型柿饼的加工成为抱犊崮山区农民致富的新产业,将农民的“愁柿”变成了“好柿”,给整个柿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让烂柿子变成金果子,助推了柿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共山亭区委 山亭区人民政府主办 各镇街、区直部门内容保障 区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行维护
地址:山亭区府前路1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811121
备案编号:鲁ICP备05043581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602000003号
标识码:370406000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