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06/2022-09462 | 主题分类 | 安全生产监管 |
成文日期 | 2016-06-19 | 发布日期 | 2016-06-19 |
发文机关 | 区应急局 | 关键词 | |
发文字号 | 山安监发〔2016〕20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山亭区安监局
关于印发《山亭区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
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安监发〔2016〕20号
各镇街安监中队,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企业:
现将《山亭区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亭区安监局
2016年6月19日
山亭区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
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提高工贸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自2016年至2020年在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6个工贸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6〕51号)、枣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枣庄市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枣安监发〔2016〕57号)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岗位,抓实抓细,促进企业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工作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行动计划。各企业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以下简称《指导手册》)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附件1:××公司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模板)),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附件2: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信息表,附件3:较大危险因素风险库),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附件4: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信息表),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附件5:较大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警示标志牌);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各企业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找准、盯紧较大危险因素,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等方面,将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部位和环节作为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三)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把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管控贯穿标准化建设各环节。各标准化创建企业要提高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自评得分率,各镇街安监中队要强化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考评监督检查,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企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和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四)强化安全监督执法。各镇街安监中队要以执法推动工作落实,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坚持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细化监督指导。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对要求落实到位、能够有效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企业,可以赋予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
(五)加大宣教培训力度。各相关企业要认真开展覆盖车间、班组、岗位的内部专题培训,促使全员都能、都会进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掌握防范措施。
各镇街安监中队负责将本通知发放到辖区内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企业。
附件:1.××公司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模板)
2.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信息表
3.较大危险因素风险库
4.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信息表
5.较大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警示标志牌
附件1
××公司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度(模板)
1 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工作,提高事故纵深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制。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公司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的职责、方法、处置程序及考核要求等做出了严格规定。
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等
4 术语与定义
(1)较大危险有害因素(Major hazord,简称MH),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较大伤亡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2)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Major hazord identification,简称MHI),是指识别较大危险有害因素的位置、可能导致事故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s ),是指为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控制、管理、防护以及异常应急措施。
5 工作职责
5.1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及有效性全面负责,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5.2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
5.3公司安全生产部是开展MHI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并承担公司层面的组织、指导、考核等主要职责。
5.4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开展的全过程负总责。
5.5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本责任制要求,积极参与并履行好各自职责。
6 工作要求
6.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对开展MHI提出要求,为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专题培训、外聘资源、专项检查等提供保障,定期听取该项工作的专题汇报并为持续提升MH管控水平提出要求。
6.2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具体指导、督导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定期召开协调和促进专题会,对该项工作开展质量负责。
6.3公司安全生产部作为推动MHI工作的主责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6.3.1组织关于推动MHI专题培训;
6.3.2负责编制实施推动MHI工作方案,报分管负责人审核和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3.3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MH及MHI的工作标准、方法及技术指南,并组织相关层次的教育培训,确保标准及指南得到系统理解,掌握具体工作方法;
6.3.4负责组织制定实施MHI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
6.4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公司制定的有关MH和MHI实施方案、标准及技术指南,组织好本部门和本单位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该项工作,针对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细化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各类实施记录。
6.5各级各类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相关专题培训,领会和掌握开展MH的方法、知识和技能,及时完成公司及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要求。
7 附件
7.1相关文件
(1)工作危害辨识指南
(2)风险评价指南
(3)较大危险有害因素清单
7.2相关记录
(1)工作危害辨识记录
(2)较大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信息表
(3)较大事故隐患管理台账
(4)较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
附件2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信息表
序号 |
场所/环节/部位 |
较大危险因素 |
易发生事故类型 |
主要防范措施 |
依据标准 |
当前管控状态 |
附件3
较大危险因素风险库
序号 |
场所/环节/部位 |
较大危险因素 |
易发生事故类型 |
主要防范措施 |
关键提示 |
应急措施 |
附件4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信息表
序号 |
场所/环节 /部位 |
较大 危险因素 |
易发生 事故类型 |
主要 防范措施 |
当前 管控状态 |
风险评估 |
提升改进/ 隐患整改措施 | |||
L |
S |
R |
D | |||||||
注:风险评估中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别用1、2、3、4标示;S表示事故的可能后果,分别用1、2、3、4标示;R表示风险程度,风险程度(R)=可能性(L)×后果(S);D表示风险等级,分别用1、2、3、4标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对照表
可能性 |
分值 |
极为可能 |
4 |
很可能 |
3 |
可能 |
2 |
不大可能 |
1 |
注:“可能性”指职能履行(包括相关方管理)方面失误的可能性。
事故的可能后果分值对照表
后果 |
伤害 |
职业相关病症 |
财产损失(元) |
分值 |
重大 |
有多人死亡 |
>1千万 |
4 | |
严重 |
有一人死亡或多人永久失能 |
职业病(多人) |
100万—1000万 |
3 |
一般 |
永久失能(一人) |
职业病(一人) |
10万—100万 |
2 |
轻度 |
需医院治疗,缺工 |
职业性多发病 |
<10万 |
1 |
风险等级与风险程度对照表
风险等级(D) |
1 |
2 |
3 |
4 |
风险程度(R=L×S)分值 |
16,12 |
9,8 |
6 |
4,3 |
附件5
较大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警示标志牌 | |||||||
场所/环节/部位名称 |
|||||||
较大危险有害因素名称 |
|||||||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
|||||||
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 |||||||
序号 |
主要控制措施 |
序号 |
主要控制措施 | ||||
主要安全标志 | |||||||
|
|
|
|
文件文字版:
山安监发〔2016〕20号山亭区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6.19.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