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70406/2022-09487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成文日期 | 2021-01-21 | 发布日期 | 2021-01-21 |
发文机关 | 区农业农村局 | 关键词 | |
发文字号 | 山农字〔2021〕4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山亭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上报《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的函
山农字〔2021〕4号
枣庄市农业农村局:
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的通知》(鲁农经字〔2021〕1号)文件精神,经区政府同意,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起草了《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现予以呈报,如无不妥,请转报省农业农村厅。
附件:1、《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工作方案》
2、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山亭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1月21日
附件1
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
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推动我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的通知》(鲁农经字〔2021〕1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试点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枣庄市东北部,总面积1019平方公里,辖九镇1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5万。是2800年前春秋早期小邾国故都,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和中华民族颜氏、倪氏的发源地。八路军115师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被称为“枣庄之脉、枣庄之源、枣庄之肺、枣庄之依”。
山亭区位置优越,地处北京、上海中间节点上,区驻地到京沪高铁滕州东站15分钟车程,枣庄机场坐落在山亭区南大门西集镇,新台高速穿境而过,临滕高速、济枣旅游高铁加快建设,形成“高速绕城”和“城区内环”的“铁公机”立体式快速交通格局。境内山涧河流众多,泉水清澈、溪流潺潺,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29座、河流60条、山头5400多座、5处国家林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种植基础。拥有“古枣园”全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1处、“古梨园、古板栗园、国家林场”等植物活化石基地12处,拥有中华樱园、优质桃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20余处;拥有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华夏最长的地震大裂谷熊耳山等4A级景区5处、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3处。
(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全域有樱桃、桃、梨、长红枣、板栗、核桃等优质林果面积80万亩。拥有“花椒、板栗、洪门葡萄、黑盖猪”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红枣、地瓜枣、徐庄板栗、火樱桃、马铃薯”等地理标志产品和“火樱桃”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10余个。先后荣获中国经济林之乡、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山东省长寿之乡、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三)家庭农场及农业规模经营户发展情况
近年来由于农村改革的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量”办法的实施,我区农业规模化经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家庭农场达400家,规模经营户近100家,吸引了一批回乡投资兴业的农民发展农业。
1.有力促进了农村土地向经营主体流转。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近11万亩,其中流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占3.6万亩,优化了土地配量,提升了土地收益。
2.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实行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新成果推广率极大提高,亩产值一般比流转前增加15-30%。
3.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和就业。土地流转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经商同时,家庭农场又吸收了一部分人进场务工挣工资。
(四)面临的困难及瓶颈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制约较大。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较差。二是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信息不畅,合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等。三是非粮化趋向较为明显。四是金融、保险、财政扶持力度不大,做大做强较难。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十四五”规划,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有机衔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
2.坚持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要相适应。
3.坚持农民自主选择。不追求一种模式、一个标准,防止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倾向。
(三)试点目标
以镇街、村居地域经济为基础,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林果产业为载体,全面提升家庭农场整县高质量发展基础,落实家庭农场名录制管理要求,系统录入率达到90%以上,区级以上示范场每年增幅10%以上。力争到2022年底,全区家庭农场区级以上示范场达到60家以上,探索建立区级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提升家庭农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亭范式”。
三、试点任务
(一)试点内容
1.加强家庭农场名录制规范管理。以镇(街)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压实责任,区级负责督导指导,全面梳理排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和各类家庭农场信息及时录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并及时和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搞好对接,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机制。
2.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区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引领作用。区农业农村局出台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办法和认定标准,把家庭农场信用评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规范记录、带动辐射农户能力等纳入示范场评定范围。每年创建10家以上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现代家庭农场。争创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对区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的推荐和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同时积极组织鼓励支持示范农场主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大力争取上级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扶持示范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进一步推动家庭农场发展“互联网+”。充分利用农村基础网络、益农信息进村项目、新基建等建设机遇,加快推动农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向家庭农场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探索发展云农场,促进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线上营销,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和作为线上供货基地等新业态、新经营,促进农产品出村,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
4.加强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引导鼓励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户,依照自愿原则,自主决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以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推广家庭农场建立农业生产经营记录,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品质。为增强扶持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区、镇(街)两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家庭农场档案,探索适合家庭农场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家庭农场自主开展财务核算水平。鼓励支持引导家庭农场区域性连片发展,引导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家庭农场通过组建农场协会、联盟、联合会等组织,鼓励家庭农场牵头或参与组建合作社,加强相互交流与联合,抱团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二)进度安排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从2021年3月开始,2023年3月结束,期限为两年。
1.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3月至4月)。细化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调查摸底、建档立卡阶段(2021年5月至7月)。组织区、镇(街)农业、农经工作人员对全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等进行调查摸底,分镇(街)、按村建立档案,一场一卷。
3.全面启动、强力推进阶段(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按照试点内容,对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并于2021年底进行试点工作中期评估。
4.完善提升阶段(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开展试点基础上,全面完善提升。
5.总结经验阶段(2023年1月至3月)。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验收组,对各镇(街)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检查验收,梳理经验做法,形成总结报告,报区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市、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区相关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试点方案制定、各项试点任务落实、推进、检查等日常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形式,加大在主流媒体上对家庭农场的宣传力度,让典型深入人心,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强化人才培育和政策支持。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这个平台,利用灵活生动的形式,把家庭农场主作为重要培训对象,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区、镇(街)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将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予以倾斜,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稳定经营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规范化经营管理等。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农业保险、抵押担保、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家庭农场做大做强。
附件2
山亭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刘宗国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张 奇 区委副书记
廖 华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李永来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洪斌 区财政局局长
刘 翔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延鹏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倪祥平区税务局局长
楚 斐区金融服务中心主任
张 亚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国华 区城乡水务局局长
王海龙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李全合 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
贾继勇 山城街道办事处主任
徐 伟 西集镇镇长
陈荣阔 桑村镇镇长
刘 敏 城头镇镇长
颜世鹏 冯卯镇镇长
王 涛 店子镇镇长
李 岩 水泉镇镇长
刘建华 徐庄镇镇长
白 涛 北庄镇镇长
姚东伟 凫城镇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李永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