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丨
简体
丨
无障碍
丨
网站地图
首页
魅力山亭
山亭新闻
政务公开
服务大厅
政民互动
休闲山亭
投资山亭
专题专栏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重要政策举措及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闪电新闻 齐鲁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山亭区"两会"
优化营商环境 推...
山亭区第九次党代会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驻村第一书记
综合信息服务
山亭区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
山亭区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机构编制实名制
网上车管所
社保缴费及查询
公积金查询
首页
>
专题专栏
>
山亭区第九次党代会
报告关键词 | 山亭区:实干求发展 勇毅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2-01-19
信息来源:
1月16日上午10时 ,中国共产党枣庄市山亭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区人民会堂隆重开幕,区委书记王德海代表中共山亭区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回 眸
变化看发展:
• 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建成首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县级实验站
• 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实现全覆盖,成功纳入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 成功创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百家示范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区、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 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计划”三年行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 实现村村通客运车、村村通硬化路,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经验全国推广
• 在全省率先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运营
• 翔宇(翼云)中学、枣庄四十中西校、区实验五小等建成启用,全面完成大班额化解目标任务,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 区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成运营,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
• 创新“山亭e诉通”社会治理模式,被评为全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化试点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先进县
• 建成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综治中心,公共文化设施、“云公章”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7+3”产业加快发展,翼云科创园、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投入运营;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740兆瓦,位居全省县域前列,成功列入国家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单位
•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山长制,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数字看成绩:
• 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6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4.2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6%、7.9%、2.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1%
•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8.7%
• 投资202亿元,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265个
• 投资67.6亿元,实施技改项目276个
• 发展各类研发平台68个,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6%,比2016年增加26个百分点
• 特色林果基地、优质杂粮基地分别达到55万亩、20万亩
• 363名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1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48万户7.9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 创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6个
•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4家,“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达201个
• 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158个、美丽庭院1.31万户
• 庄里水库、新台高速、1000千伏特高压投入使用
• 城区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 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3条,城区绿化面积达到572万平方米
• 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财政资金10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47.6%。
• 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07所
• 实施东西鲁等棚改项目7个
• 建成庄里水库移民小区11个
• 城区集中供暖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
• 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81家
• 6个镇创成国家卫生镇
展 望
蓝图:
•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能级显著提升、生态底色更加靓丽、社会治理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美、产业美、人文美”
• 以“山亭大公园”建设为统领,打造美丽中国的山亭样板,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强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裂变升级,不断提升质量、做大总量,努力在赛道转换中实现超越
• 用足用好山亭红色、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新时代山亭精神,共同建设幸福山亭
• 严控新上“两高”项目,实施集中供气供热、余热余能利用、能源梯级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
•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超等活动,让共建美丽山亭成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集中资源、集中政策、集中力量,推动新能源、新型建材、智能制造、大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 支持企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全面推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升级,大力发展节能型、装配式新型建筑材料,打造优质建材生产基地
• 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核储能电站、生物质热电联产、地热能空气能开发应用等综合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发展分布式光伏、农光互补、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
• 依托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打造汽车配件研发、制造、应用、检测平台
• 依托翼云科创园,加快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培植壮大硅基芯片、智能传感、数字嗅觉、智能终端等业态
• 依托大健康食品产业园、豆制品加工产业园,重点发展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特医食品、肉类制品、风味食品,建设食品检测中心、电商孵化产业园、专家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 精心筛选科技型、创新型、初创型企业,一企一策,重点扶持,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
• 深入实施“521”企业培壮行动,支持重点新型建材企业做大做强,连银山新型建材要持续新上生态板材项目,向产值100亿级企业迈进打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 围绕优势产业,紧盯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聚焦“三个500强”和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搞好项目策划、制订招商专案、组织专题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 积极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提升外资外经外贸水平
•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流程再造,促进审批服务提质、企业办事提速、项目建设提效,持续打造“亭好办”品牌
• 实施“双百工程”,推动精品薯类、特色林果、优质杂粮、畜禽养殖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膨胀、质量提升,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 深入推进“双十镇”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设施
• 抓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村庄景区化建设,力争美丽乡村全覆盖,创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
•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努力实现村集体收入倍增
目标:
• 到202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10亿元
• 到2026年,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实现3万元
• 实施镇村兴绿工程,大力推进破损山体修复治理,提升抱犊崮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
• 严格落实林长制、山长制,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绘就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城相融的美丽画卷
• 打造特色林果产业带,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 坚持“一条路一片景”的理念,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将所有国省公路、农村公路干线打造成为多彩风景线、旅游观光线、生态富民线
• 大力培植文旅康养产业,突出岩马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翼云湖康养旅游度假区、灵芝湖综合旅游度假区、青龙绿道休闲观光农业区“四大片区”
• 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山亭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
• 华润纸业要退城入园、增产扩规
• 华沃水泥要扩大产能,满负荷生产
• 北新建材要新上项目、膨胀规模
• 博雷顿新能源汽车公司要与省土发集团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扩建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拉长产业链条、提升生产能力,力争尽快成长为产值100亿级企业
• 核芯光电、中国嗅谷要加强科研攻关、实现量产,抢占产业发展高地,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 帮助华宝牧业、钱塘实业、汇融食品、利丰饲料、欧乐食品、莺歌食品等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培育一批产值10亿级企业
• 加快翼云科创园、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园、豆制品产业园、大健康食品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恒海创智园、高端塑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 高标准完成“六网一厂”建设,逐步完善“九通一平”配套,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 综合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土地综合整治、僵尸企业清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多种途径,持续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力度
• 大力招引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着力培育高技能人才
• 发挥好产业引导基金、应急转贷基金、技改基金作用,撬动更多资本支持项目建设
• 组建2A、2A+集团公司,增强资产流动性,有序推进区属国企混改,探索国企股权激励办法,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 深化财税改革、投融资机制改革,实施财政奖补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办,整合财政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发展
• 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 建好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创新非遗文化传承传播方式,推动非遗文化更好融入当代生活
• 用好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 广泛开展群众性节会活动,培育一批优秀庄户剧团和草根明星、文化志愿者,进一步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 积极扶持伏里土陶、山亭皮影、枣庄泥塑等非遗项目产业化运营,吸引文化名家、创意大师来我区创办工作室,推动文创产品研发转化、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打响山亭特色文创品牌
•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志愿服务“亭好”品牌,引导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持续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
• 加快构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实现突破的教育新格局
• 加快公共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成区中医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套,强化重要物资储备,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 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促进医养结合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长寿之乡、健康山亭”
• 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行共享用工、弹性用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 健全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做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
•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兜住民生底线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
• 持续抓好“一村一法律顾问”,积极争创全省、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
• 加强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分级建立后备人才库,厚植乡村振兴攻坚力量,培养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