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63704060004/2025-00411
- 主题分类:教育经费与收费标准
- 发布机构:区教体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9月02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9月02日
- 标 题:推动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 效力状态:有效
推动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8月30日,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亭区“聚焦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小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场(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场),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发布人
冯仰攀 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志新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许来枫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龙涛 区教体局教育综合股负责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资金上优先保障,项目上优先安排,措施上优先落实。
一是抢抓省市帮扶机遇。抢抓山亭作为省领导联系跨越发展县的机遇,区主要领导积极拜访对接省教育厅、济南大学,争取有利于山亭教育发展的政策、项目,合力推动全市支持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7月22日,支持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山亭区人民政府与枣庄市第三中学签订《委托管理协议书》;7月30日,市教育局召开支持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对接推进会;各项措施正有序推进,在全层次、多角度推进我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突破、职教高地建设、特教融合发展提供五大支持;大力实施教育人才支撑、“一员一校”助力、主体培养培育三大工程;加大财力激励和专项资金两个投入,全力构建“学前普惠、义务提升、高中突破”教育格局。
二是加大惠民项目实施。先后投资10亿余元,新增学位近2万个,开工建设府前路幼儿园和北京路学校,建成后新增学位2250个。升级改造枣庄十八中硬件设施,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50万元,完成枣庄市第七中学餐厅新建项目,满足1000人同时就餐需求,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和省级规范化达标率100%。2024年度发放春季助学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金511万元,惠及学生8492人次。为更好地服务全区学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优化校车运行线路。截至目前,全区共配备校车55辆,可保障近3000名学生的上放学交通需求。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幼教、小学、初中三大教育集团和四大教学联盟,实现全区学前教育“1+10”联盟同频发展,小学迈入区直小学“1+3”、实小集团和镇中心小学“4+10”联盟化发展新阶段。恢复翼云中学招生,将第六实验并入翼云,四十中教育集团“一校五区”集团式统管、城乡同频化发展,实现初中教育“两轮驱动,合理竞争,共同促进”。省、市级“强镇筑基”试点镇占比居全市第一。
四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先后组织学科评课研讨90场次,参加教师2650余人次。5月承办全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和学前教育规范管理优质发展两个现场会,我区镇街小学、幼儿园镇村一体化模式被省、市推广,3次在全省乡村教育振兴学术论坛上作典型发言,为全省贡献“山亭经验”。6月3日,全省大单元教学研讨会在我区召开。枣庄十八中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高考上线人数连年增加,2024年枣庄18中一段线上线752人,较上年增长14.46%,特型线上线182人,较上年增长22.98%,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本着对学生、对社会极度负责的态度,再接再厉、慎终如始,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硬作风抓好各项工作,全力打造“优教山亭”品牌,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近日,我们关注到,前不久枣庄市教育局支持山亭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枣庄市教育局是如何支持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吗?
许来枫:枣庄市教育局支持山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坚持外部支持与内生动力相结合、坚持提升优势与补足短板相结合、坚持争先进位与担当实干相结合。具体采取了“五大支持、三大工程、两个投入”的支持措施:
一、五大支持方面,从学前教育到职业教育全覆盖,统筹各学段帮扶。
一是支持山亭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大支持我区公办园建设力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市区两级幼儿园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教师培训、业务指导、物质支持”等方式,助推山亭幼教全面发展。
二是支持山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直相关学校与山亭区初中、小学全面启动帮扶合作,签订帮扶合作协议,细化帮扶事项,通过互派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联合教研、共享资源等方式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结成教学联盟,带动山亭区义务教育突破发展。
三是支持山亭高中教育突破。枣庄市第三中学全面托管枣庄市第十八中学,选派管理团队,实施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培优、一体化考核。同时,枣庄市第十八中学向枣庄市第三中学对等派驻教学人员,依据学校安排顶岗学习提升。
四是支持山亭职教高地建设。市教育局支持山亭创办高职院校,支持创办山亭开放大学;支持山亭区职业中专与高职院校扩大“三二连读”培养办学,提升合作专业培养能力和影响力;支持枣庄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实体化运作、实质性运行。
五是支持山亭特教融合发展。市特教学校加大对山亭区特教学校支持帮扶力度,指导帮助山亭区特教学校通过省级特教学校办学条件验收。
二、三大工程方面,重点加大人才支持,实现教育增值增效。
一是实施教育人才支撑工程。鼓励和支持山亭区教育人才参加齐鲁名师、名校长等各类评选活动,激发山亭区教育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市直学校(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教师到山亭支教帮扶。
二是实施“一员一校”助力工程。分学段建立市级教研员与山亭区学校定点帮扶机制,每名市教研员联系帮扶1所学校,每月不少于1次到帮扶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指导。
三是实施主体培养培育工程。为山亭区各校(园)长配备一名成长导师,从理论、策略、实践、科研、活动等方面给予指导,进行培养培育,提高能力水平。
三、加大两个投入方面,对经费给予支持倾斜,激发教育发展动能。
一是加大财力激励投入。支持山亭区教育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谋划、申报工作,增加省基金会对山亭教育事业的资助力度。
二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大中央、省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在进行校舍安全保障、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等资金分配时,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王龙涛:在推动山亭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除了寻求外部支持帮扶外,我们还坚持内生动力激发,积极构建“学前普惠、义务提升、高中突破”教育新格局,全力打造“优教山亭”教育品牌。为此,我们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9个方面,制定了32条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全面落实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大思政”育人体系。
二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高中教育突破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创新,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变革。
三是推进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方面。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强化综合育人功能。
四是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健全完善教研体系,按学段、学科配齐教研员。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五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培养“四有好老师”。健全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县管校聘”,完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实现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六是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方面。深化党委政府教育职责评价,建立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制度。深化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发展性评价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七是全面优化协同育人环境方面。完善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家庭协同育人作用。推动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提高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完善社会支持教育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生态。
八是全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实施学生健康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巩固深化“双减”成果,从严查处各类违规培训和变相违规培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安全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九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方面。提升学校依法治教水平。建立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优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政策,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记者:据悉,今天上午2024年枣庄市校车启动发车仪式在山亭举行,请问山亭在保障学生安全出行、解决学生上下学接送难题,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推进校车运营改革树典范。在2023年新购置校车30辆的基础上,2024年又新增校车25辆,新增校车线路36条,服务全区10个镇(街)公办中小学生近3000名,便捷学生上下学需求。我区校车惠民工程案例被《经济日报》要闻版刊发,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典范。
二是优化定制公交运营拓广度。针对部分区域、时段公交资源不足、家长接送难问题,我们积极对接区公交公司,开通“学生直通车”“周末直通车”等,实现与常规公交同价运营,降低家长和学生的出行成本。截至目前,定制公交服务惠及全区7个镇(街)15所学校近7000名学生,有效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题。
三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暖民心。积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将校车购置、运营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已补贴800余万元。同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对校车运营和公交直通车服务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补贴政策,提高使用效益。
四是营造温馨课后环境有温度。针对部分家长上下班时间与学校放学时间不一致的现状,区教体局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项目,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做到“早送能入校、午晚可留校、留校有陪伴,陪伴有温度、课业有辅导、特长可发展”,营造温馨的课后服务环境。全区开展课后服务学校达64所,参与教师2598人,服务学生38248人,学生参与率达到91.53%,家长满意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