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63704060004/2023-00570
- 主题分类:镇街业务信息
- 发布机构:山亭区西集镇
- 成文时间:2023年12月05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3年12月05日
- 标 题:山亭区西集镇:“一图感知西集”助力乡村“智治”
- 效力状态:有效
山亭区西集镇:“一图感知西集”助力乡村“智治”
“一图感知西集”助力乡村“智 治”项目,利用5G技术开发镇域VR实景地图,打造了数字乡村平台。平台整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天网工程、环保监控、防溺水监控、应急广播等平台,连接 4 个党总支、15 个村的视联网,全面采集全镇 3.4 万居民基础信息,实现了全域户籍人口信息、重点人员信息、商户经营信息、车辆流动信息和城镇管理信息“一图全揽、一键直达”。



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探索乡村治理可视化。创新载体,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三维实景地图等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为基底,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和镇综治中心,按照房、人、地、事、物、情、组织7类重点,整合覆盖房屋、人口、民生、综治、城管、工作6类数据,统一将其房屋信息、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经济组织、社情民意、视频融合、社会治理等专题数据纳入基层智能社会治理平台,一期辐射覆盖辖区内6个行政村,3000间房屋、15000名居民,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可视化,实现“一图感知西集”数字平台建设,实现镇域网格化事件管理处置闭环。

聚焦数据归集共享,探索乡村治理高效化。整合资源,将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天网工程、环保监控、防溺水监控、应急广播等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项目融入进基层智能社会治理范畴,实现网格化服务,整合多部门、多层级管理资源,有效实现跨领域数据汇集,连接全镇208处高清视频监控,对社区内房、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础要素实行智能化管控。将发现的问题下发至村干部手中,减少了“部门——镇——村干部”的繁琐通知步骤。村干部通过平台认领任务后进行现场确认和处置,最后将处理结果上传,经过镇级的审核后完成处置流程。全流程线上可查,免去了村干部制作台账的麻烦,解放了基层干部的手脚,也减轻了镇和相关部门的督查考核工作量,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数字化治理体系,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民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一图全揽、一键直达”管全镇。

着眼辅助管理决策,探索乡村治理智能化。闭环处理,以“一图感知西集”为载体,按照“人人都是网格员,小事不出村”的理念,建立全领域协同的基层智能社会治理指挥协同机制,将数字化平台可视化系统连接基层治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碰撞分析和电子围栏技术,对村域人群来源、驻留时长、人流趋势等进行分析,实现人流过密预警、人群疏散预警等。通过视频智能分析,提高管理效率。构建起“信息上报—核实立案—指挥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闭环式一体化运行机制,切实实现“一网统筹、集成联动、扎口管理、闭环运行”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在遭遇台风、暴雨等突发事件时,运用智能化预警监测,向全村人群迅速群发避灾信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进一步联通全镇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各类阵地,整合文明城市创建平台、志愿服务平台等资源,打通“四屏(电脑、手机、电视、触摸屏)一播(应急广播)”等各类终端,密切对接群众需求和服务资源,让更多的人直接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更具价值导向、文化内涵和情感温度,真正做到“数据通用”“基层好用”“群众受用”。
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开创了乡村治理一图感知一屏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平台监测功能,解决当前基层治理中传统人力不足、事件覆盖不全、发现不够及时、流程不够规范等痛点难点。以“一张图”为底板,运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和人工智能分析,统一遥感地图服务,实现人居环境、治水拆违、拆违控建、粮食功能区等基层治理问题点位的全面发现和自动归集,构建“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的闭环监管链条。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西集镇利用5G技术开发镇域VR实景地图,打造了数字乡村平台。平台整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天网工程、环保监控等平台,连接4个党总支、15个村的视联网,全面采集全镇 3.4万居民基础信息,实现了全域户籍人口信息、重点人员信息、商户经营信息、车辆流动信息和城镇管理信息“一图全揽、一键直达”。线上,可实现实时上传服务情况,做到了以房找人、回访全程监管;线下,可入户走访、随机抽查,推动了数字服务从“能用”向“好用”升级,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落实不过夜”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难在格中解、情在网中结”基层智能社会治理新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