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63704060004/2024-00215
- 主题分类:工作计划及落实
- 发布机构:山亭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时间:2024年01月06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4年01月06日
- 标 题:【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山亭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服务发展主线,守牢安全底线,深化综合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工作打开新局面、再上新台阶,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立足“高站位”,聚力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建设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确保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和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周一晚间课堂”“28日主题党日”“灯塔党建”“学习强国”等为平台,深化党性教育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上半年,开展“周一晚间课堂”、主题党日、干部上讲台等学习活动80余次。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做到抓班子、带队伍,当好经济发展“排头兵”,积极推荐承担对外服务职能和执法监管职能的12名股室负责人参加全区“百名股长您来评,赢在中层我当先”活动,在推动加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实践中展形象、勇担当、作表率。
三是打造风清气正良好生态。开展全系统党风廉政风险排查,班子带头全员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承诺书,确保“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用好“活教材”,以案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深入推进“廉政机关”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全年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学习1次,开展廉政谈话5次,签订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39份。
四是树优党建品牌。以“省、市、县”三级联动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加强机关党建宣传阵地建设,投资12万元建立“书香机关”、党员活动室等学习场所,打造廉政建设和文明建设“长廊”。2023年1月,区局被省局授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先进单位;6月份,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现场会在山亭区召开。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成立外卖行业联合党支部,助推外卖送餐行业提质增效。开展全区首届“金头盔”评选表彰大会暨“争做骑手先锋·助力城市治理”活动,聘用10名外卖员当“基层治理信息员”“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员”“食品安全监督员”,组织10名外卖员参加“枣城骑手”红新志愿服务队。
(二)紧盯“大安全”,全力除险保安,守牢民生安全底线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两个责任”,初步构建起层级对应的食品安全包保联系责任体系。目前,全区共有B级包保干部7人,C级包保干部96人,D级包保干部273人,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413名。加强食品生产源头管控,深入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行动,对全区74家豆制品、淀粉制品、冲调方便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体系检查,形成从严打击食品生产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养老机构和校园食堂监管,护航“一老一小”饮食安全,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完成8家养老机构和105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深化重点品种、重点人群、重要节点食品安全整治,围绕豆制品、淀粉制品、桶装水、校园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农村食品安全,累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42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业户1万余家次。聚焦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连锁经营企业、网络平台企业、学校食堂等重点业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面排查处置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6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销售、餐饮、特食等企业3906家次,排查隐患88条,均已责令整改到位。全面加强食品风险监测,提升风险预警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食品各环节抽检1700余批次。
二是规范药械市场秩序。突出抓好药品零售环节、疫苗、中药饮片、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管,深入开展疫苗质量、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质量、二类精神药品、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28次,抽检药品30批次,覆盖一级以上医疗机构15家。做好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共评价药品不良反应907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338例,化妆品不良反应61例。积极发挥“探头”作用,对药品违法行为“亮剑”,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深化药品专项整治,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三是强化产品质量监管。聚焦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制定2023年生产领域工业产品抽检计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水泥、童车、低速电动车、玩具、建筑保温材料、肥料等重点工业产品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6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借助标准化、认证等手段对不合格产品集中“问疹”,目前已抽检水泥、童车、学生服、编织袋、瓦楞纸箱、玩具等36批次,有力规范了全区工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守牢特种设备安全防线。坚持以日常检查、重点检查、专项整治相结合,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特种设备安全“强基础、严执法、促提升”专项行动。针对电梯、液化石油气钢瓶、燃气特种设备、危化品、锅炉、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食品企业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涉氨制冷企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工业企业起重机械、液化气充装站开展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00余人次,检查观光游乐设施、电梯260台(套),发现隐患13处,全部整改完毕。
(三)瞄准“大监管”,着力依法行政,深入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凝聚系统力量开展“铁拳”“亮剑”等系列执法行动,保持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提升专项打击成效。今年来,共立案查处市场领域各类违法案件172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件,严厉打击恶意投诉与敲诈勒索行为经验做法被省市场监管局简报刊发。加强行刑衔接,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印发《山亭区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构建药品监管领域“两法衔接”长效机制。2023年11月,山亭区市场监管局荣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区级唯一。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推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加强对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监督,全面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树立执法权威。今年来,完成法制机构案件审核127件,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14次共103件。
三是强化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涉企收费检查力度,整治规范违规价费行为。强化民生价格监管,聚焦水电气暖领域、医疗服务、药品、医疗美容、物业服务、停车场、粮食市场等开展涉企价格收费价格检查和价格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价格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累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486家次;落实“双减”政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92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开展旅游景区价格专项检查,检查旅游景点7处、市场主体120余家次,发放价格标签10000余张。
四是着力规范重点领域市场秩序。加强农资、农机具、电线电缆、成品油、旅游、电动车、电器等领域等市场监管。对全区在营加油站开展全面检查和全覆盖抽样检测,并依据成品油检验结果,依法对不合格成品油经营者进行处罚,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成品油的违法行为。今年来,抽检成品油141批次、车用尿素4批次,农资30批次,挥发性物资4批次。通过网络监管平台开展“网剑”行动14次,检查网站、网店1970家次。深入开展违法广告检查行动,重点开展了医疗美容、评书机、教育培训、房地产等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治理行动,检查相关企业140家次,有效规范了全区广告市场秩序。深化“计量惠民”行动,开展燃气表、血压计、加油枪、电子秤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协调市标准计量研究中心免费为新城农贸市场、农村大集商户检定电子秤187台,免费为粮食购销单位检定电子汽车衡30台。
五是持续深化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强化市场主体年报服务,认真做好宣传普及、咨询解答、操作指导等工作,扎实推进以信息年报为主的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今年来,企业年报率为96.79%,农专年报率为96.53%,个体工商户年报率为71.54%。加大对“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的清理力度,按照“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的原则,从批量吊销和联系企业主动注销两个方向入手,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持续净化市场经济秩序。目前,已经联合区行政审批局注销企业452家。全面推行市场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今年来,共检查企业522户。
六是提升消费维权水平。畅通消费维权渠道,优化消费维权处理机制,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果,积极开展消费维权“线上+线下”宣传和消费维权约谈,依法调处消费维权纠纷。今年来,累计受理各类投诉举报3254件,按时办结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大力营造“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的社会氛围。今年3月份,辖区3家单位荣获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家单位荣获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耐心指导市场主体进行线上、线下消费维权服务站的申请,截至目前,共建立线上消费维权服务站94个、线下消费维权服务站93个。
(四)聚焦“大提质”,竭力改革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加快品牌建设,全要素赋能产业振兴。深入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和“质量兴区”战略,积极筛选品牌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和扶持力度。今年来,指导4家企业、协会完成“好品山东”申报工作;大力实施“地标富农”战略,积极挖掘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通过政策帮扶、品牌培育、协同保护,释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带动效应。2023年新增注册商标482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6279件,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7件,新增山东优质品牌10件、山东知名品牌3件。4月份,山亭区获评“山亭地瓜枣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为枣庄市唯一入选区。9月19日至21日,“山亭地瓜枣”、“山亭长红枣”、“伏里土陶”等山亭地理标志产品亮相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地理标志展。区政府副区长李峰同志以《推行地理标志+工程 打造乡村振兴“山亭路径”》为题做经验交流发言。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5件、集体商标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著名商标12件、山东优质品牌22件、山东知名品牌13件、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6家、市长质量奖3家、“好品山东”品牌1件。正在申请中的地理标志品牌15件,地标品牌总量在全市名列第一。
二是知识产权赋能,全链条激励创新发展。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促进“知识—财富—资本”的转化。今年来,全区授权发明专利53件,同比增长47.22%,实现了从金融“输血”到创新“造血”的飞跃,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9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77件,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建立“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帮助9家企业实现专利权质押贷款3223万元;调整10家以上重点企业列入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库,推荐11家企业列入专利质押融资重点企业库,拨付2022年省级知识产权发展(保险扶持)资金12.6万元;全区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用标,用标率9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今年来,成功办理商标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1件,专利行政侵权纠纷裁决案件2件。1件地理标志案件被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列入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三是坚持标准引领,全方位助力产业提升。深化“标准化+”战略,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点行业,认真调研,精准发力,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标准化项目,从项目申报、立项、建设到验收,全周期服务企业,做到“有求必应”和“保姆式”服务。今年来,指导2家单位积极申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指导枣庄市伏里土陶研究协会等4家团体标准制定单位编制枣庄市标准化奖励申请材料并上报,其中2家单位通过审核并获得市财政奖励资金共20万;新增3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分别为山东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运营有限公司生态产品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数字乡村服务标准化试点、枣庄市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标准化试点;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获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5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12个,团体标准7项,枣庄市地方标准3项。
四是培育市场主体,全周期服务经济发展。深化“小个专”党建工作,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个体商户发展、专业市场提升。推进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今年来,全区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6331户,其中新发展私营企业2487家、个体工商户377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2户。目前,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累计发展到43927家,注册资本4548894.65万元。畅通个转企“绿色通道”,认真谋划转企培育目标,分解转企计划任务,积极挖掘培育对象,做好重点指导、推动数量和质量同提,今年来,新发展“个转企”1299户。
(五)围绕“大服务”,助力纾困解难,全面做优营商环境
一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深入开展“入园惠企”“政府开放日”等活动。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在知识产权保护、商标培育、标准化创建、质量提升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蓄势赋能。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企业利用商标专利、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化创建等做大做强。今年来,先后深入天畅环保、核芯光电、博雷顿、春福盈等20余家企业,积极宣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品牌培育、标准化提升等优惠政策,开展专题培训16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
二是积极助企融资纾困。以知识产权为媒,积极搭建“银企联姻”平台,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企业积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深入开展“党建+聚能优服”“党建+千联万访”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志愿服务、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对辖区非公党建联系点和重点企业开展“问情服务”调研走访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服务。今年来,共走访企业1200余家(次),帮助解决问题256件。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帮促活动,联合邮储银行深化战略合作,打造市场监管和邮储银行信贷支持合作新平台。今年来,为600余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增融资1.7亿,解决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促进全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是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对主动申请修复信用的市场主体,做到靠前服务、积极帮扶,进一步压缩时间,简化程序帮助企业重建信用。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做好解答指导和情况核实,帮助企业尽快依法合规恢复信用。今年来,已为21家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50家个体工商户移出异常名录(状态)。
四是延伸服务链条。优化职能供给,创新监管方式和服务方式,以“共享资源,共谋策略,共同协作”为原则,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强协作,在区审批服务大厅设立“年报专用窗口”和“个转企”服务窗口,为业户进行全面宣传和疑难解答,打造最暖心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聚焦民生安全,守牢一排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守牢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四大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全链条监管;强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推进药品专项整治、医疗器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整治行动,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聚焦基层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推进“两个责任”分层分级包保工作,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强化基层食药安办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八有五化”的总要求,规范镇(街)食药安办组织架构设置,力争2024年建设4个左右的规范化镇(街)食药安办,打造2个基层标准化快检室,提升基层食品检测能力。
三是聚焦监管提质,加大培育力度。坚持标准创新引领,精心指导我区4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企业。持续跟进服务银光福源健康养老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确保2023年底前顺利通过专家验收;以创建“山亭地瓜枣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开展品牌调研,积极筛选品牌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和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强化商标培育和专利申请的宣传,提高申注意识,力争2024年全区商标注册总量突破7000件,新增山东知名品牌、山东优质品牌等10件以上;积极争创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和“山亭火樱桃山东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
四是聚焦服务发展,深化帮扶举措。紧贴创新主体需求,积极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打通专利快速审查便利通道,集中力量培育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强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开门访企和创新项目牵引力度,积极推荐企业进入省、市专利质押融资库。加强与驻山亭区各金融机构的联系,向银行推介有专利的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精准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促进智力成果的“知产”向企业经营需要的“资产”转化,让专利成果尽快转化成经济效益,进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五是聚焦民生保障,净化市场秩序。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统筹执法办案力量集成效应,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办出一批让人民群众广泛称道、对违法分子广泛震慑的“铁案”。强化价格监管,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假冒伪劣商品、侵犯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聚焦食品相关产品、重要消费品等领域,提高抽检靶向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六是聚焦深化提档,提高治理效能。加快智慧监管步伐,深化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争创“一企一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信用监管,创新“多轮融合”式双随机抽取模式,有效破解重复检查扰企、监管资源不足等问题,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加强12315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投诉举报受理机制,及时化解消费纠纷,切实维护良好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