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63704060004/2025-00059
- 主题分类:工作计划及落实
- 发布机构:山亭区城头镇
- 成文时间:2025年01月03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1月03日
- 标 题:【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城头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城头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城头镇2024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城头镇坚持以区委“1473”总体工作思路为引领,聚焦“工业倍增、产业突破”任务目标,在经济发展求突破、乡村振兴见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质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大局稳定、动能增强、预期改善的良好局面,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战斗堡垒更加牢固。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一体推进,组织党员到枣庄市廉政教育馆、“愚公渠”接受党性教育550余人次,开展谈心谈话12次;夯实基层根基,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先后开办乡村振兴“书记论坛”“擂台比武”6期,打造模范党支部1个、五星级党支部9个,创建清廉村居示范村12个。
(二)项目引建加速推进。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借助国土空间规划机遇,释放符合规划用地1600亩(工业用地1000亩)。锚定“重点项目增量提质年”任务目标,紧抓项目落地见效,今年以来,提报招商线索20条,签约过亿元项目7个,认定新开工4个(其中50亿元项目1个),新纳统入库项目8个,5个项目入选省市区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纳统率100%。“连银山室内生态装饰板项目”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城头豆制品产业孵化基地、一然生物活菌制剂等3个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投产。
(三)企业培育量质双升。坚持“抓大扶中育小”并举,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新增规上企业7家,规上企业总数达35家,预计全年可达39家;3家企业荣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11家;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2家;1家荣获省单项冠军企业,总数达2家;3家企业成功创建枣庄市重点实验室;连银山建材获批中央预算内节能降碳专项资金2820万元、成功入围山东省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连续两年获得枣庄市工业百强企业;帮助13家市场主体争取创业担保贷款1880万元;实施“榴枣归乡”工程,为20家企业招引人才98人;城头豆制品获评山东电商产业带,山东佰德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直播电商企业。
(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深入推进跨村联建,基层战斗堡垒更加牢固;狠抓产业振兴,小麦育种、马铃薯种植、番茄育苗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丰谷种业年推广小麦良种30万亩;稳定发展绿色马铃薯2.6万亩,低温仓储能力达6.5万吨;龙潭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生态农场,年供应优质番茄苗3400余万株;高标准推进“月亮湾里·豆香小镇”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投资3369万元,实施6大类13个项目。1-10月份,片区内6个村集体收入153万元,同比增长11.7%,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100%,农业总产值达2亿元。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铺设管网430公里,36个自然村、1.59万户村民全部吃上大管网安全放心水;持续推进村级卫生室三年提升行动,宋庄村、清河崖村、周庄村3处样板村卫生室建成使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农村路网建设,升级改造青年路、滨河路、工业路等6条道路,硬化路面4.5万平方米,群众出行更加快捷便利;全域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标准打造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村12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两枣”平台、“12345”热线、来信来访统一归口办理、动态监测机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二、2025年重点工作思路打算
2025年,城头镇将锚定“工业倍增、产业突破”中心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创品牌、争先进,为建设“不墨山亭 幸福小城”贡献城头力量。
(一)坚定不移抓党建,强基础,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实效。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落实“两个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中。一是筑牢思想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深化拓展,汲取奋进力量,锤炼党性修养。二是锤炼过硬队伍。聚焦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六有”干部为目标,大力弘扬新时代山亭精神,持续深化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坚持一线锻炼干部、一线识别干部、一线培育干部,以干部思想能力作风的大转变推动项目提速、提质、提效。三是严格监督执纪。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拧紧党员干部管理监督责任链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面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二)全力以赴强产业、抓项目,在工业经济上寻求新突破。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聚力聚焦抓发展,全面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一是提质增量引建项目。坚持招大引强不放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投资2亿元的绿色环保建材和投资2亿元的风味肉制品休闲零食生产等项目洽谈签约,加快推进长泽层状功能材料、1200万只白羽肉鸡智能养殖等项目落地建设,对接央企、国企参与合作,探索EPC+О等模式尽快启动豆谷融合创新示范园建设。二是培优扶强骨干企业。围绕大健康食品、新材料等产业实施技改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2025年底,完成正康豆制品生产线技改、宏仔休闲食品生产线技改、翠海年产2万吨速冻食品、坤聚泽素肉拉丝蛋白等6个技改项目,技改投资3.5亿元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企业量质齐升,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高成长型企业4家。三是抓实创优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设立“一企一策”服务专员,提供一站式、全链条、集成化服务。发挥好“枣解决·枣满意”等平台的桥梁作用,开展企业遍访活动,落实惠企政策,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全面推广“入企e码通”,落实执法人员备案扫码责任,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榴枣归乡”工程,健全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夯实镇域发展人才支撑。
(三)持之以恒育特色、提质效,在乡村振兴上释放新活力。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月亮湾里·豆香小镇”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引领带动作用。一是做强现代农业。围绕马铃薯种植、小麦育种、番茄育苗、食用菌种植等特色农业,打造“一个基地、三个园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2025年启动番茄分子育种实验中心建设,支持万丰合作社推进羊肚菌轮作扩种、丰谷种业小麦新品种“育、繁、推”,做好核麦22、CHA181两个杂交小麦品种种植推广,推进2个新培育小麦品种的国、省区域实验工作,确保镇域粮食保种面积保持5万亩以上,创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二是推动强村共富。以市场化、资本化手段,盘活镇村沉睡资源,因村施策、收拢资金,鼓励强村以现金方式入股,弱村以人力劳务、物业服务、土地租赁等方式折价入股,联合实施“镇村共创、一村一业”创业工程,共建载体、共育产业、共享成果,增加村集体创收能力。力争到2025年村集体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村1个,50万元以上的村5个,纳入全省“万村共富”行动村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三是做大文旅产业。依托月亮湾湿地生态文化资源,推动“农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亲子研学、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精心组织豆制品电商大赛、豆制品美食节、月亮湾太极拳公开赛等文体活动,擦亮“月亮湾里·豆香小镇”靓丽品牌。开展文明家庭、城头榜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模范推选,引导群众学习身边典型,引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四)锲而不舍优环境、强服务,在民生实事上做出新成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资源,统筹发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实施品质焕新行动。在路网建设、镇域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实施隆达路东拓、工业路西延、银山大道北展工程,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路网,缓解镇驻地交通压力;推进镇域美化亮化工程,促进景城一体,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是实施服务提升行动。聚焦六大民生领域,坚持对症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并落实日常巡查、维修养护等相关制度,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农村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深入推进农村卫生室三年提升工程,全面推行“智医助理”辅诊系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三是实施治理赋能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两枣”平台、“12345”热线、来信来访统一归口办理、动态监测机制,全域推进“枫桥式”村庄、清廉村庄建设实践,抓队伍、善治理、聚民心,确保以新治理格局保障新发展大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产业发展、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