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3704063704060004/2025-00186
- 主题分类:工作计划及落实
- 发布机构:山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时间:2025年01月21日
- 文 号:无
- 发文时间:2025年01月21日
- 标 题:【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效力状态:有效
【工作总结及计划】山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区委“1473”总体工作思路,探索具有山亭地域特色、退役军人工作特点的发展新路径,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塑造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政治建设”为本,激发干部队伍“源动力”
持续加强对党员干部及退役军人队伍的思想、时政、政策等教育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全面锻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退役军人“服务铁军”。一是抓实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局“全力奋战一百天 实现服务新突破”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年组织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培训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专题培训班等活动20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承办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试点工作推进会,紧扣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员培训评价试点任务,高效有序组织全区287名优秀基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参加培训,通过率100%。二是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八路军115师抱犊崮抗日纪念园等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实地参观学习,用红色事迹感染人、用红色传统激励人、用红色精神塑造人。组织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9·30公祭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红色宣讲会等系列活动28余次,参与人数1800余人。三是培树先进典型。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典型资源库,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不同战线上的优秀退役军人,用先进事迹感染人、用榜样力量激励人、用模范精神塑造人。截至目前,宣传推广退役军人先进事迹40余次,其中,老兵(杨位成)工作室在矛盾调处、政策宣讲、帮扶援助、红色传承等方面发挥着正能量作用。老兵(杨位成)工作室典型做法在《中国退役军人》2024年第1期宣传推广。四是做好权益维护工作。通过实行科级干部帮包镇街制度、充分发挥老兵(杨位成)工作室等组织作用、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各项待遇、持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等方面从源头防范化解、多渠道推动矛盾问题化解。
(二)以“精准扶持”为要,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围绕市、区中心工作,以“重点项目增量提质年”为任务目标导向,积极融入市、区“工业倍增、产业突破”发展大局。一是培植壮大军创企业。通过税收减免优惠、协调贴息贷款、宣传推荐等方式,助推军创企业发展,山亭区军创企业、“荣军联盟”、社会化拥军企业发展到76家。其中,在我局不断的宣传推介和政策扶持下,山东派砾环境艺术有限公司逐步成长为国内外同行业中独树一帜的领军企业,带动周边村民100余人就业,年产各类工艺制品30余万件,逐步形成了“亭好创”特色品牌,并且汉砖造景技艺已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东力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农户+基地+电商”的运营模式,推动我区甜油桃、火樱桃、地瓜枣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我区军创企业典型代表,并且负责人马宝学典型事迹在山东电视文旅频道《市委书记话双拥》宣传推广。二是优化就业创业生态。用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山亭区“榴枣归乡”就业工程,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全区重大项目人力资源对接工作,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帮助。截至目前,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3次,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完成就业推荐130余人次,达成意向20余人。同时,强力推进退役军人创业贷款扶持工作,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贴息贷款金融服务。三是培育“兵支书”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推动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目前,山亭区共有“兵支书”44人,占村党支部书记的16%,其中涌现出冯卯镇陈山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山城街道柴林社区党支部书记邵会淇、北庄镇洪门村党支部书记吕奉信等一大批优秀“兵支书”,其中李伟典型事迹在山东电视文旅频道《英雄赞歌—乡村振兴中闪光的山东老兵》栏目宣传推广。
(三)以“阵地建设”为基,提升服务保障“聚合力”
坚持重心下移,夯实镇街、村居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建强用好服务体系,及时解决退役军人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发展,创新建立“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截至目前,山亭区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89个,其中,“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全省百家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1个、“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部站融合”特色服务站2个。二是提供精准帮扶。建立“建档立卡”走访慰问制度,及时掌握退役军人情况,镇街、村、社区服务站负责主动登门做好困难退役军人摸底登记和上报工作,发挥好“服务网格”作用,为精准帮扶解困提供保障。全年重点做好优抚金审核发放、伤残评定、带病回乡身份认定、部队伤残关系迁入、60岁老年义务兵身份认定等工作。三是打造“信鸽服务”。深入推进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信鸽服务”档案工作新模式,拓展推行“预约查档、亲友代查、统一查档”等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档案信息“一键式”便捷查询。全年共接待退伍军人100余人次,为50余人开展待遇、安置等档案查询服务,出具入伍、退伍证明材料200余份,该典型做法被省档案馆、省档案学会评为2024年度经济科技档案工作优秀案例。
(四)以“双拥品牌”为点,增强军地融合“凝聚力”
按照“部队提需求、地方做准备、合力保打赢”的总体思路,健全双拥机制、拓展双拥渠道,推进双拥工作纵深发展。一是落实落细拥军政策。健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落实关于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子女教育优待及驻区部队官兵各项优惠、保障等政策措施。开展为社会化拥军企业授牌、退役军人座谈会、书画进军营、送法进军营、文艺演出进军营等活动20余次,相关活动做法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大众日报等媒体平台宣传推广20余次。二是提升军休服务质效。建立健全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及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军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鼓励支持军休干部在社区、村居发挥余热。全年组织开展军休座谈会、军休健康查体、军休走访等活动15余次。三是打造双拥共建品牌。围绕全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部署的相关任务,推动山亭区教体局、山亭区卫健局等相关部门联动,着力打造“温情双拥 不墨山亭”的双拥文化品牌。在全市率先成立“双拥阅读基地”,组织开展“双拥阅读”、红色宣讲等活动25次;相关经验做法在《新时代中国双拥》2024年第4期宣传推广。
二、2025年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聚焦“情暖老兵 戎耀山亭”党建品牌打造,强化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利用区内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全市首条退役军人红色教育路线,加强全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通过培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及“兵支书”典型,团结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鼓励引导他们紧紧围绕区委“1473”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投身“工业倍增 产业突破”主战场,为山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二是聚焦“档案+就业”,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效能。依托数字化档案资源,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全面分析,从年龄、学历、专业、部队职业等方面进行分类,在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开拓就业创业路径,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是聚焦“阵地建设”,助推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区、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提档升级,推进部分退役军人服务站部站融合建设,实施“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保障体系“前哨”“探头”功能,建立“走访网格”、“帮扶网格”、“志愿网格”、“维权网格”等服务体系,对家庭困难、维权诉求的退役军人主动登门走访,及时掌握情况,实施精准救助,确保服务保障无缝衔接、退役军人普遍满意。
四是聚焦“温情双拥 不墨山亭”双拥文化品牌打造,全力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坚持把双拥宣传教育作为凝聚军心民心的基础工程,创新双拥载体、拓展双拥渠道,推动山亭区卫健局、区属国有企业、区国有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动,组织开展“老兵红色宣讲会”、“退役军人服务驿站”活动,让退役军人工作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