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在实践中主动发展。
1.加强巡课力度。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方案,坚持每日巡课制度,通过检查量化力保所有课程全面开设及高效实施。
2.开展好各学科“半日无课教研”。采用集中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钻研《2022版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理论书籍,并将新课程标准及学历案与教学高度融合、落地生根。
3.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以教研组集体备课为抓手,日常磨课为阵地,先后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展示课”、“核心团队示范课”等活动,尽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开展菜单式全员参与的“走班”社团课。以习雅文化为依托,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设校级社团和级部社团共计四十余个,重新修订《社团考核评价细则》,使各社团向着规范化、课程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5.创新综合评价措施。低年级学生进行无纸笔项目式测评,学校开展一二年级雅学趣评活动,采用“面对面”形式,通过说一说、背一背、摆一摆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进一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如“室内操”“国学操”。开展会操、跳大绳等体育活动。利用每月一事德育活动、德育主题月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校长小助理”“文明监督员”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6.强化“两读两写”,营造书香校园。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晨诵、午读时间,加强学生诵读,假期提前制定各级部学生的假期阅读计划,通过亲子读、学生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假期过后会优选100多位学生特色作业在校园内进行展示,突显阅读活动效果,加大宣传力度。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大型的“书香润童心 悦读伴成长”读书节系列活动,历时一个多月。读书节校级比赛有: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读后感演讲、并进行手抄报、阅读思维导图、读写专栏、教师读书随笔评比、古诗词背诵抽测,并评选出“书香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教师”在读书节闭幕式上进行颁奖。各学部也相继开展读书活动如:一二学部“我和我最喜欢的书”一次;三四学部“整本书阅读”三次、英语同期声三次、五学部“快乐读书吧”一次;六学部“共读一本好书”一次。着力实施以“习雅”文化为依托的“经典诵读”课程的构建与探索,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新风尚。
(二)凸显德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多维度构建“习雅教育”内涵,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文化节日,序列化、特色化开展“童心庆国庆 喜迎二十大”、“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 童心向党 欢度国庆”、“童心敬老 爱满重阳”等主题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
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文明有序记心间 路队比赛展风采”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管理的检查监督,根据德育养成计划,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
(三)安全工作抓细抓小抓实,常抓不懈。始终把“安全作为第一责任”,安全无空档,责任到人。坚持对学校设施设备进行安全巡查,积极开展防空防灾安全演练,坚持防疫常态化管理,努力做到“严、真、细、实、快”,压实责任链条,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四)学部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本学期实行学部管理。各学部结合全体老师学科特点,将人员划分为五组,进行每日学部内执勤检查,充分发挥教师自主管理能力,让每位教师“在其岗担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