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第一实验学校地处山亭新城驻地,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省级教学示范化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98人,教职工105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其中枣庄市名师2人,枣庄市教学能手14人,山亭名师3人,山亭区学科带头人12人,教学能手32人,教坛新秀44人,学校以“为一生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和 爱 诚 雅”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立人为本,崇德尚雅”为校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多年来,我校一直以“习雅教育”思想统领学校全面工作,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雅”是什么?古训为合乎规范之正道。雅者,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君子之风范也。雅,有两层意思,一是“正”,规范,二是“美好”,不粗俗。“习惯”是动词,即培养的意思。
“习雅”则是学雅规,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习雅教育”就是淬砺一种雅文化,让小学生从小就能做到行起于正,达成于雅。我们通过实施“习雅教育”,“以习育雅、以雅敦行”,使学生有慧中而秀外的素养,有规范的言谈举止,有追求卓越的境界,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有绅士般的特殊气质,能做一个融洽社会、正确生活、幸福生活的人。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培养温文尔雅、慧中秀外的一小学子,近年来,我校研发了以“雅志”、“雅行”、“雅趣”、“雅言”、“雅思”为主题的习雅教育课程体系。让每一个生命,在雅文化的浸润下,逐渐形成“雅志”,学会“雅行”“雅言”,发展“雅趣”,不断“雅思”,成为一个个秀外慧中的“名雅学生”。一、课程依据国家和地方课程政策(国家要求)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课程方案是课程规划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年级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品德与社会、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文化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重要的主题教育是学校课程中的一个部分。包括: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反邪教教育、安全教育等。学校将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实施这些内容,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实施。在当今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彰显各自的特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新人。学校的教育哲学(一)愿景学校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将学校发展成一所快乐、和谐、幸福的学校。快乐—— 轻松、自由的获取知识,快乐的成长; 和谐——与人和谐相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幸福:过一种完整的幸福教育生活。 (二)使命 特色是现代学校的鲜明标志,有特色才有办学质量,有特色才有办学效益,有特色才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特色立校,就必须引导和推进办学特色的创建和提炼工作。我们通过认真思考和充分调研,认为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内部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学生得到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围绕“学生发展”这条主线,通过践行“习雅教育”,使全体师生与“雅”同行。
开设过多而成为学生新的负担。其次,就要考虑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问题,想开但能不能开,这要考虑现实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基本的上课空间,教室够不够多,够不够走班上课,必需的仪器设备要购置,还有其他经费支持等。软件部分主要是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等,大多数学校利用的是本校教师的自身特长来开设某门校本课程,如有学校美术老师擅长剪纸艺术;也有的利用校外社区的资源,如有的学校请社区的书法协会的老师教书法;还有的利用地域资源、打造地域特色,如有的利用所在地域的象棋文化、雨花石文化、陶艺等开设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另外,还有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其中《课程纲要》的编制尤其重要,编制出来后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才能指导教师的后续课程开设。并且,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需求分析要一致,避免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课程的需求分析脱节。总之,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内外的力量齐心协力才能成功。总而言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国家课程我们要开齐、开足、开好,而校本课程就要开心、开放、开创。让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开心;校内外的资源要互通互补,形成开放的局面;无论是课程的开发还是课程的培养机制,都要具有开创性,创新课程开设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山亭区第一实验学校发展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我校在今后五年内坚持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使学校管理规范化,校园环境文明化,教育教学科研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师资队伍科学化,办学质量优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