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制度
学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1.班主任、任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
2、教师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中途不离开教室,维持好课堂秩序。
3、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不剥夺学生上课权利,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教师要关心学生出勤情况,做好点名工作,了解学生缺课原因,课后与班主任联系。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5、关心爱护学生,如遇学生身体不适,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妥善处理。
6、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用圆规、刀具等利器要注意安全,上课时不随便讲话,不做小动作,不顶撞老师。
7、上课期间,学生离开课堂必须征得上课老师同意,外出校门需班主任出具手续,门卫方可放行。
8、学生因事因病请假,需具备有家长签名的请假条。
9、下课铃响后一分钟内,结束上课,以免拖堂影响学生上厕所、活动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因拖堂造成学生争先恐后上厕所而发生事故的,教师负全部责任。因拖堂影响下节课的,按教学事故论处。 10、电教设备专人负责,操作规范,防止触电。
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1)师生均应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认真检查上课场所、器材的 安全性。及时清除有碍安全的物品,停止使用不合格的器材。雨后场地湿滑不宜做激烈运动等。
(2)教师要课前、课后针对检查人数,组织有序。要做好准备活动,
保证学生的机体适应运动负荷的要求。
(3)教师要做好动作示范及学生练习的组织保护工作,严防教学过程
中出现事故。
(4)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
技术和自我保护。
(5)上课时师生不准携带锁匙、小刀、钢笔等妨碍安全的尖锐物
品,要穿运动服,运动鞋。
(6)体育教师要关心学生身体状况,对任教班级学生状况要了如指掌(对体质差、技能差、不听话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个别学生身体健康要有针对地组织教学(如:组织场外见习等),若因对所任班级学生健康状况不明导致伤害事故的,教师要承担安全责任。教学时要密切注意学生情绪,如身体不适者,应减轻或停止练习。女生例假期间遇不适合的项目,应适当照顾。对个别特殊情况确需呆在教室的学生,体育教师必须通知班主任。
(7)体育教师对危险系数大的体育项目要尤为重视。如在投掷项目 的教学或比赛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安全程序、原则(采用同向投掷)组织开展,对学生的位置要严加限制,严禁对掷、乱跑、抢掷等现象的发生。
实验课(实践活动、实习实训)安全管理制度
一、教师要严格落实实验课教学常规,严格按照各种实验操作规程
指导实验教学。
二、如确需做带危险性的实验,必须做到安全防范措施到位。要严
防止学生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三、实验完毕要及时归还实验用品,防止学生把实验用品带出教室
室,造成学生伤害事故。
四、实验课要有详细的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食堂工作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接受卫生监督。
二、膳食工作要坚持为师生服务的宗旨,以“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为中心,讲究职业道德。
三、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上岗,上岗前参加相关培训
训,每年体检一次。上班时间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并保持衣帽整洁。
四、设立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两次,每季度给工作人员上一次防疫卫生课,每学期召开 1—2 次卫生知识讲座。
五、采购食品应向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个人购买,符合卫生要求。
六、食品的洗切、加工必须符合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要求,保证不受污染;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工具,不准用手直接取食物;要生熟分开,实行“三刀三板”:生菜、生板;熟菜、熟板;面刀、面板;“三手 ”:饭前洗手,便后洗手,操作前洗手。
七、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1、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
不”制度,即采购员不买、验收员不收、加工人员不用、厨师不烹饪腐烂变质食品。 2、餐用具按照“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进行。3、卫生清扫采取落实“五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定区域)。
八、生产加工用的设施、设备必须经常擦洗,保持清洁;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工具、用具用后保持清洁。
九、仓库要保持清洁卫生,存放要生熟分开,食品要隔墙离地存放,散装食品容器加盖存放,注意保洁、保鲜。
十、食堂餐厅防蝇、防鼠设施齐全,备餐间紫外线灯使用规范并做好记录。
十一、加工烹饪食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平衡,要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需求。
十二、注意食堂餐厅、内外环境卫生,地面清洁、桌椅摆放整齐且清洁,不留卫生死角。
十三、设施设备经常检修;下班后,及时切断水、电源,以防漏火、漏电、漏水。
十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预防食物中毒教育,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十五、对出现违反安全、卫生规定,造成食堂火灾或食物中毒及其它各种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学校无校车
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因校舍发生的不安全事故。制定以下制度:
学校成立校舍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
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学习校舍安全防范常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对校舍安全隐患和事故的发现和发生及时做好逐级上报、排除和积极处理工作。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要坚持对校舍安全做到“六查六看”,即查墙基看下陷风化,查墙体看倾斜裂缝,查屋架看断裂虫蛀,查流水看排水畅通,查校外四周看危及师生安全因素,查死角看隐患。
学校管电人员要经常对学校用电进行检查和修缮,在组织各类活动用电时,要考虑不利于安全的隐患,以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学校要经常做好校舍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和班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定期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安全保证书。并认真组织学习实施。
校舍安全领导小组要做好有关校舍安全工作的会议、检查、安全责任等记录工作,一并纳入学校安全档案。
校舍安全领导小组要做好消防器材检查,气压是否充足,药剂有无失效,罐体是否锈蚀,喷射软管是否老化,有无随意挪动,喷 嘴是否堵塞变形等。每月检查一次,同时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
教室由班主任负责管理使用,并具体落实到个人。门窗有专人负责,做到及时关、锁;教室做到手不摸墙,不乱涂、乱画,不乱拉乱刻桌凳,不随意开启照明灯及电教设备;爱护教学用具、生活用具、卫生用具。
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由专人管理,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十、校教职工都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加强校园校舍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财产安全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预防火灾,减少或避免火灾危害,保护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保障教学、科研、生活的顺利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关于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职能部门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 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工作由学校成立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对全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小组及总务处在公安消防部门指导下,对全校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4.各部门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消防安全制度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消防领导工作小组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学校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将消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及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
4.定期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5.组织实施对学校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
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7.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8.学校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在师生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9.加强全校师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按《消防法》的要求,做到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10.消防安全工作小组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对出现的消防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消防知识员工须知
(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查改火灾隐患程序:检查火灾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不能消除→报告单位消防负责部门
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
(1)发生火情后,起火部位员工 30 秒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
掌握“三近”原则: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
距电话或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
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2)火灾确认后,单位 1 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消防器材设施灭火
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向消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讯联络
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要做到“两熟悉、两掌握”即熟悉疏散通道、熟悉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掌握逃生技能。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切实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做到“三要一掌握”即要有消防宣传人员、要有消防宣传标识、要有全员培训机制,员工掌握消防安全常识。
(二)全员达到“四懂四会”:
四懂:懂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灭火器使用方法: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在距离起火点 5 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先拔掉保险销,然后一手紧握压把,一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宿舍实行分时段封闭管理,外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生宿舍。迟归学生需登记说明情况,经值班教师准许方可进入。
不得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带入宿舍。严禁在宿舍内点明火、私拉乱接电线或使用电器。
学生离开宿舍,必须收藏好自己的钱票和贵重物品,及时关锁好门窗,防止物品被盗丢失。
保持宿舍区清洁卫生,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保持宿舍整洁,地面无纸屑杂物、积水,墙壁无脚印,无蛛网、污垢,无乱张贴、乱涂画,内外窗台无灰尘。
注意宿舍卫生,勤晒被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盥洗室瓷砖无积垢,便池、水池、地漏内无杂物。拖把、畚箕、垃圾篓保持洁净,并按要求在指定位置摆放。
床上、桌面物摆有序,床下、桌下无杂物。衣服及物品一律入各自衣柜(箱)中。
讲究个人卫生,不随便动用他人洗漱物品,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勤洗头、洗澡、换衣。
按时起床、就餐、出操、早读、就寝。
保持宿舍安静,不得在宿舍内大声喧哗、嬉戏、打闹,午休和熄灯后不讲话,严禁在宿舍从事影响他人休息的各种娱乐或文体活动。 12、学生生病回宿舍要有班主任批条,临时不住宿须向班主任请假,并在值班教师处登记。外客和非本室学生不得留宿。
13、不得拆卸、损坏、污染宿舍公物和公共设施。人为损坏宿舍公共设施,由损坏者按规定承担维修赔偿费用。
14、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发生水电故障、门窗锁损坏,及时报告值班教师安排维修和排除。
15、寄宿生要服从值班老师和学生干部的管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争创文明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