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企业投资管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3年五方面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工作,即推动有效投资持续平稳增长;着力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投资风险。
正文开始
一、推动有效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通知》明确了中央企业投资的两大方向(战略类、发展类项目投资)以及三大重点领域(国家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强链补链),同时,要求中央企业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按照“抓紧推动实施一批、系统谋划新增一批、提前研究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接续机制,加快开工建设,确保投资有序推进。
二、着力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通知》指出,中央企业要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明确的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推进优势互补的央地合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要加大民生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医药保障、应急产业等领域投入。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通知》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推动资源向产业链基础领域和高端环节集中,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加大产业和科技投资力度,形成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加大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通知》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融合集群发展,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布局力度,推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平台企业引领发展。
五、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投资风险
《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要夯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开展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业投资项目。严禁并购高资产溢价、高负债企业,严控符合主业但只扩大规模、不提高竞争力的并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