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分局积极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在传统小区人防、技防、物防基础上,应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和智能防范工具对居民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夯实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目前,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6个,极大的提高了全区智慧安防程度。
一、以统筹建设为中心,科学规划推进
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整体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整体推进,全面升级优化顶层设计,高层面、高质量铺开。一是充分调研。组织街道、社区、小区物业开展座谈,深入小区内部,听取居民群众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小区安防的实际需求,并全面梳理近年来各小区警情案件类型、数量规律,找准小区安防痛点、难点,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撑。目前,共召开各类座谈会5次,开展走访活动2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100余条。二是保障推进。制定《山亭区全面推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实施方案》,由区政府牵头主抓,明确住建、房管中心等部门将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要求纳入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进行统一技术审查,并纳入验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一纳入改造计划,进行智能化技防体系改造。三是打造模板。围绕智慧安防小区筹建、资金、验收、联网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坚持公安、住建、房管、财政等多部门协调会商,着力解决资金拨付、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确保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全区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既定标准,进一步优化方案,丰富建设内涵,打造锦绣花园、银光上城、丰泽社区等有特色、有亮点的高、中档样板小区,最大限度释放建设成效。
二、以强化应用为重点,构建智慧模型
牢牢把握数据信息这一核心,推动智慧安防建设手段升级、效能提升。一是智慧采集,做实基础支撑。依托智慧安防小区前端管控系统,搭建小区基础数据智能管控平台,同步关联“一标三实”标准数据,规范基础信息标准格式,整合分散在警种部门的各类数据,改变纯人工采集的工作模式,辅助开展基础信息智能化采集,并将信息采集逐渐向手机、虚拟身份、车辆等动态要素转换,实现一次采集、多维使用。二是智慧感知,做强打防指导。依托智慧小区内设人脸识别、门禁、视频监控、周界电子防护等感知源,织密小区安防网络内圈;指导小区周边商铺、店家自主安装监控设备,全面掌握小区周边社会面“天网”监控、人脸识别点位,进一步建好小区安防外环,内外结合,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第一时间介入打处。三是强化维护管理。落实定期维护和快反应急机制,加强对小区安防设施系统的日常维护检修,保障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依法打处破坏设施行为。落实社区民警、网格员责任,加强线上线下日常巡查,确保在线率、传输频率、数据质量、进出覆盖等各项运行指标达标。目前,通过日常维护检修及巡查,及时整改隐患2处。
三、以齐抓共管为目标,推动深度融合
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新切入点,在探索推动智慧安防和居民高度自治的同时,鼓励发动物管、社区、街道、辖区派出所等多元力量积极参与。一是引多方参与。规划建设初期,以人、财、物等方面保障为关键,明确公安、住建、财政等部门单位工作职能,将建设责任细分到街道,形成整体联动的共建共享格局。二是抓信息共享。围绕“人、车、房、事、物”等治安要素,主动对接辖区水电气网、社保医保等社会单位,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打通数据关节,获取相关社会数据,传输至公安数据资源池,开发数据应用模型,具体分析筛查异常数据,掌握小区内可能存在的问题。三是促共享共治。在智慧安防小区建成投用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的尺度,探索开辟安全预警、邻里纠纷等社情民意交流渠道,在小区内部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始终与社区综治、辖区派出所等保持良好互动,用传统社区网格人力补位智慧安防盲区,及时做好就近调处化解,最大限度防止居民小区内部小矛盾、小纠纷、小隐患发酵升级,拖大拖炸。目前,共化解小矛盾、小纠纷50余起,排查小隐患2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