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局山亭分局贯彻落实上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民反诈”“全警反诈”“百警会战”等专项行动,全力筑牢全民反诈、实时预警、集群攻坚“三道防线”,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期间,共破获电诈案件4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人,抓获“两卡”关联犯罪嫌疑人11人,缴获涉案“两卡”121张,止付涉案金额800余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1余万元,劝阻753名群众免于被骗,避免群众损失700余万元。
打造“全民反诈”,力求零发案
一是筑牢宣传阵地。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落一处、不漏一人”原则,利用镇街、社区、村居政务公开栏、LED电子显示屏等,通过张贴警示单、召开宣讲会、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着力打造“镇街+社区+村居”宣传阵地,确保反诈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二是注重定向发力。按照“精准发力、讲究实效”原则,深入分析通讯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规律、特点、手段,结合受骗人群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贪图便宜心理、社会阅历浅等特征,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方式,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反诈专题讲座、入户走访宣传、诈骗手段演示、情景模拟演练等,切实提高中老年人、家庭妇女、毕业大学生等易被骗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做实媒体宣传。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介,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将电诈警情、案件特点,编辑制作成反诈常识、防骗技巧、电诈预警,同时组建反诈微信群,通过微视频、情景剧、小案例等形式,大力宣传打击治理诈骗犯罪成果和防诈知识。
拓展“实时预警”,实现靶向劝阻
一是大力推广强预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依托,全力推广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组织警力深入辖区、企业、学校、场所等,采取面对面宣讲、一对一教授的方式,指导广大群众、企业员工、在校师生、场所职工、退休老人等群体,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防范针对性、有效性。二是精准研判强劝阻。按照“部门协同、联合作战”的原则,建立完善反诈信息预警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强化对可疑网站、APP、微信、QQ等巡查,一旦发现异常通话、登录高危网站、下载可疑APP等情况,第一时间下派指令,安排民警及时劝阻。三是抓住重点强意识。依据“精准研判、预防为主”思路,建立由刑侦、网警、合成作战中心等部门组成的反诈研判专班,采取定量分析、定性分类,全面剖析涉诈案件规律特点,按照受害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婚姻现状、收入情况等,梳理归纳总结易受骗中高风险人员,采取一人一档、专人负责、一包到底举措,全方位开展宣传,提高反诈意识。
坚持“集群攻坚”,开展集约打击
一是组建专业力量,提高打击精度。坚持“业务精通、素质精湛、队伍精干、作风精细”原则,全面加强反诈中心建设,抽调业务骨干组建10人专业队伍,采取定期专题研究、大案集中研判、部门协同作战、联合打击处置等措施,形成常态化、专业化、有效化打击新格局,全力遏制电信网络类诈骗犯罪多发频发高发势头。二是加强部门协同,提高打击深度。按照“内部聚力配合、外部协同联动”原则,健全完善合成作战中心、刑侦、治安、网警、情报、法制等联合作战机制,通过联席会议、情报互通、信息共享等举措,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合成作战。同时,加强与金融、网信、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研究制定快速冻结、账户查询、数据截取等措施,为联合协作、合力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打下基础。三是强化能力素质,提高打击力度。依据“倾力研判、合力攻坚、全力打击”工作目标,实行定案、定人、定责、定时、定标的举措,强化情报收集、线索研判、数据分析、信息获取等,强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形成强大震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