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着力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管理。实行公司派遣、镇级监管、村级主管的三级管理制度,由劳务公司与公益岗人员签订用工协议,对公益性岗位定岗、定责、定奖惩;镇里成立监督考核小组,建立管理台账,实施日督查、周检查、月总结、季考核制度,积极开展“月标兵”“季度之星”评选等活动,有效激发公益岗人员工作热情;村里通过智慧平台监控系统,实时调度公益岗人员工作情况,及时指导工作开展,确保达到预期成效。
二是完善机制,实时动态调整。强化公益性岗位实名制管理,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对不能正常履职或不愿履职人员,进行劝退或办理离职手续。退出公益岗后生活困难人员,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确保做到政策有效衔接、帮扶不断。对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等实现就业人员及时取消岗位,预防顶岗、一人多岗、空岗吃空饷等问题。对因人员离岗造成的岗位空缺,及时按照程序公开选聘,确保岗位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三是规范资金,强化监督管理。开立对公账号专户,确保专款专用,落实专人负责每月补贴申报、核实和发放等工作,切实保障公益岗人员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履职、协议签订及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抽查,实现动态管理,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空岗顶岗等违规行为。针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