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认真践行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满足残疾人的多样化需求,构建残疾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高了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强化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区残联在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区、镇(街)、社区(村)三级残疾人服务网络,配齐配强基层残联专职干事10名、社区残协专职委员278名,不断提升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力量。同时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能力培训,针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办证等业务工作,对全区残疾人工作者先后进行了4次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为全面做好基层残疾人的服务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奠定了基础。
二是强化提升民生实事落实能力。凝心聚力,抓好十项惠民实事落实。为困难残疾人开展2次上门评残活动,共评残鉴定136人;安置398名残疾人采取各种形式就业;培训223名就业年龄段城乡残疾人;网上电商培训班累计培训残疾人590人;对171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救助153名精神残疾人服药或住院;为561名困难残疾人实施适配辅助器具配备651件;向智力、精神残疾人发放50台防走失智能手环;实现10个镇街“如康家园”全覆盖;全面完成500户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满意度达100%。
三是强化提升问题调查处理能力。针对残疾人开展业务较多的办证、康复和就业等工作,分析易发生诉求问题的业务工作环节,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以问题为导向,依法依规回应群众诉求问题,不断提升问题化解能力。畅通残疾人诉求渠道,每年通过开展全区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深入收集残疾人的需求和诉求问题20余件,并及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残联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强化提升惠残政策宣传能力。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根本要求,今年以来,依托微信公众号、报纸、网站等媒体,开展残疾人工作宣传,发表各类信息稿件91篇(次);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节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各类媒体进行了宣传;对新办证残疾人,同时发放《惠残服务手册》,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对惠残政策知晓度。同时,将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与“一链办理”“一件事一次好”等改革做好结合,全面提升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效率,目前残疾人证挂失补办、残损换新、迁入、迁出、注销和儿童康复救助等工作,正在实施网上申请办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残疾人工作的认可度。(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