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一是继续开展“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活动。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对患者就诊当天无法取得检查检验结果的,由接诊医师为其进行复诊预约,对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同一院区、同一科室的,不再重复挂号。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免挂号费直接就诊。二是深入广泛开展帮办陪送访服务(进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二级医疗机构积极建立专门导诊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在门诊综合服务大厅、医技检查、住院处等人员多、需求高的区域提供就诊患者帮助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无陪护患者提供院内就诊全过程服务。三是发挥好“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二级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中层干部轮流值班制度,设立就诊地图,提供就医咨询;医院免费提供轮椅、饮用水、老花镜等便民服务;当场办理入院手续、诊断证明、病历复印、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有效减少患者往返奔波,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四是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开展“医院职工走流程”活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全体职工通过“角色转换”,每年至少陪同两名普通患者对医院各窗口服务进行全流程体验,并将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总结、改造,切实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感。定期开展院长行政业务大查房,倾听病人对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后勤保障等方面意见,逐步形成“临床一线围绕患者转,行政后勤围绕临床转”的工作格局。五是推行入出院“一体化”服务。二级医疗机构积极建立住院准备中心,实现“5+X”服务,即统一办理入、出院结算,统一调配床位,统一预约检查检验,统一提供出院带药服务、交待注意事项等内容,统一组织出院患者回访活动。推进出院手续便利化,在病区或住院部提供出院费用结算、出院小结和发票打印等便利服务。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一是实行首诊负责制。各级医疗机构主动上前解答、引领、处理患者或家属在看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有问必答。二是拓展志愿者服务。充实壮大非医疗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职能科室人员 轮流值班提供导诊、咨询、陪查、设施设备巡查、维持秩序等非医疗性服务。三是探索全程导诊服务。引进具备资质、合法合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上门接诊”活动,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便捷服务。建立“智能全程导诊系统”,通过手机进行院内导诊,将患者精确索引到就诊科室。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就医。对老年人、残疾人和急危重症患者等特殊群体设立绿色就医通道,优先提供就医服务。五是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对“扫码吐槽”、院长热线反映的问题和群众诉求,力争做到“当日办、当日结、当日复”。定期召开医患互动交流座谈会,通过近距离沟通,了解患者真实需求。积极搭建医患沟通新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QQ 群等方式进行咨询指导及健康宣教,将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方便及时解决患者需求。六是开展公开承诺。全区二级医疗机构就提升群众基本医疗满意度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构建从入院到出院、从院前到院后、从就医到保障、从区级到基层的涵盖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等多方面 、全方位、一体化的优质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满意度。(区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