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联检+抽检”立体排查,织密安全监管网络。将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作为减轻学生负担、巩固“双减”成果的重要任务来抓,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区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类培训机构针对办学资质、场所安全等方面开展联合检查。截至目前,共发现资质不规范问题1项、安全隐患问题6处,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7份,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建立区、镇(街)两级“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压实各镇街属地责任,指导各镇(街)对写字楼、居民小区和群众举报较为集中场所每月开展2-3次突击检查。今年以来,已在居民楼、酒店等隐蔽场所查处违规学科类培训点1个,劝退参训学生50余人次,有效遏制违规培训“地下化”“隐蔽化”倾向。
二是“宣导+教育”双轮驱动,深耕规范办学沃土。创新构建“政策宣传+理念引导”双轮驱动模式,出台《山亭区校外培训“黑白名单”管理制度》,今年以来,通过山亭区人民政府网、“山亭教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白名单”机构3家、“黑名单”机构1家,累计阅读量超2万余人次。暑假前夕,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全区3万余名学生家长发放《2025年暑假关于校外培训致家长一封信》,并联合社区开展“家长课堂”30余场,覆盖家长5000余人。检查过程中,监管人员为机构经营者开展“一对一”政策解读,组织法规培训15场,培训人员超600余人次,发放《2025年暑假致全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一封信》600余份,切实提升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是“线上+线下”全域监管,筑牢风险防控屏障。依托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现100%已审批培训机构线上全流程监管,实时监控资金流向、课程上架、学员报名等关键数据,累计开展“爆雷”“冒烟”风险监测300余次,及时发现并处置资金异常预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从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家长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人士中选聘10名社会监督员,形成监管合力。及时公布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举报电话及邮箱,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举报违规培训行为。截至目前,共接到群众举报问题线索79件,办结率达到100%。(区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