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积极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对全区290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强化食品生产风险防控。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隐患排查,对固体饮料、冲调方便食品等粉状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提醒约谈,确保食品合规生产。与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全区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128家次、肉店肉摊274家次、餐饮店395家次。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紧盯农村食品小作坊、食品供货商、农村集市、电商等重点对象,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以校园周边、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等为突破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加强风险管控。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57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81家次,检查发现问题17条,均已整改完毕。
三是加强餐饮环节监管。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四查”制度,守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加大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对全区学校食堂分管校长、食品安全管理员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餐饮环节“线上+线下”食品安全培训6期,培训从业人员1200余人次。积极搭建“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了对全区8家养老机构和41家校园食堂的全流程、透明化、动态化监管。
四是加强食品风险监测。以全链条监管为切入点,将“四个最严”要求贯穿于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全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加大抽检力度,强化风险监测。今年以来,完成国抽37批次,省抽100批次,市抽225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3批次,其中4批次不合格产品已核查处置完毕,其余9批次正在处置中。开展区级食品安全抽检857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3批次,其中2批次不合格产品已核查处置完毕,其余11批次正在处置中。(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