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级联动,将“家庭律师”融入全区工作大局,“扬帆启航”促进项目建设乘风聚势。组织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办“家庭律师”进万家项目推进会,对“家庭律师”进万家项目作出重点安排部署,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做好活动动员推进。镇(街)、村(社区)两级分别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和项目推进会,明确项目开展的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村(社区)当好群众与律所的“桥梁纽带”,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和律所签订“家庭律师”服务协议,推进项目落到实处。
二、双向奔赴,将一流队伍建设融入“家庭律师”项目,“奋楫同心”促进项目建设赋能增势。一是优化“家庭律师”人员配置。公开选聘山东龙头律师事务所等单位84名律师担任全区村居法律顾问,从中择优选聘律师担任“家庭律师”,切实把全市最优秀的法律服务资源送到山亭群众家中。二是明确“家庭律师”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走进“万家”,解决群众身边的法律问题,在法治服务中践行承诺、彰显担当。三是丰富“家庭律师”服务内容。在“家庭律师”服务内容中,明确无偿为“家”提供详细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协助办理法律事务等,全年不限次数;在协助办理案件诉讼代理、民营企业经营等法律事务中,实行有偿优惠服务,但给予适当优惠,切实解决群众“律师用时不好找”的问题。
三、三力并举,将配套制度建设融入“家庭律师”项目,“同舟共济”促进项目建设积厚蓄势。一是建立培训制度。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等形式,对“家庭律师”开展国家政策、社情民意及相关法律业务的培训,增强“家庭律师”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建立考核制度。成立“家庭律师”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查看服务台账、调查群众满意度等形式评估“家庭律师”服务情况,对考评成绩实行积分排名制,动态公示排名。对进入年度“家庭律师”淘汰名单的律师,取消次年度“家庭律师”资格。三是建立会商制度。搭建签约家庭、“家庭律师”、司法所、镇(街)、村(社区)五方沟通交流平台,畅通“家庭律师”服务途径,做到组织有力,措施得力,全员出力,多方合力。活动开展以来,“家庭律师”已完成签约57333户,建立“家庭律师”微信群268个,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667件次,提供法律意见书69件,提供法律建议1016人次,协助办理家事类法律事务1120余件,为家族性企业经营类法律事务提供服务172件次,提供诉讼类案件代理137件。(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