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安排部署,夯实抗旱责任。加强与各部门、镇街沟通联系,定期开展雨水情、墒情监测,动态掌握水源保障情况、农作物受旱情况,强化会商分析,科学研判旱情趋势,及时预警,牢牢把握防旱抗旱工作主动权。6月份以来,召开党组会议2次,下发工作提醒10余次,成立2个抗旱帮包指导小组,分镇街开展抗旱浇水工作指导。
二是强化墒情调度,科学运筹肥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充分发挥机电井、各类河库和坑塘堰坝等水利设施作用,推广喷灌、滴灌等方式,根据地块旱情程度不同,科学开展抗旱浇灌。6月份以来,组织区镇技术人员130余人次,排查全区秋季作物累计干旱面积11.5万亩次,累计浇水面积9.9万亩次,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0.6万亩。
三是强化农田管护,发挥工程效益。结合高标准农田“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机井排查检修以及蓄水池、水渠问题排查,修复损毁水渠、更换老旧管道、检修灌溉设施。今年以来,出动督导组27次110余人次,共排查机井、泵站、输电线路、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360处,发现问题95处,已整改问题93个,正在整改2个。
四是强化保险宣传,保障农业生产。广泛开展玉米、大豆、花生政策性保险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农民参保意识,建立农作物种植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障。目前,全区玉米投保面积12.2万亩、大豆投保面积1.3万亩、花生投保面积1.8万亩,覆盖面和参保率达80%。(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