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规范潮汐摊点设置,市容民生双频共振。结合市民消费需求、区域交通承载能力及市容管理标准,科学划定农贸市场南门汉诺路、香港街、翼云阁西侧3处临时经营点位,覆盖早市、午间、夜市三大时段,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同时,严格落实“定时、定点、定责”管理机制,安排4名执法人员提前到岗,设置警示牌引导人车通行,经营结束后主动协助摊主清场保洁,实现摊点“有涨有落、有序可控”动态管理。
二是优化管理巡查机制,激活城市治理效能。以智慧城管建设为核心抓手,持续优化“问题发现—派遣—处置—反馈—核查—结案—考核”全链条城市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今年以来,累计整改占道经营等市容问题4.63万件,结案率达99.7%;排查公益广告牌170处,完成维修更新46处;排查整治国旗使用不规范现象220余处,更换破损褪色国旗73面,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水平。
三是攻坚基础设施短板,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化出行环境,仙台路、崇文路2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新增青屏路与仙台路等11处路口交通信号设施,有效解决群众出行“小问题”。为缓解城区停车难等问题,充分挖掘停车场资源,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提升城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城区新建停车场3处,新增停车位289个。实施店韩路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优化城市居住品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