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学习拓思路,交流借鉴促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强县产业帮扶弱县推动跨越提升工作,3月2日至3日,区委书记王德海带领考察团赴即墨区考察工业经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工作。孙晓辉、齐健、周琪、李峰、宗晓庆、刘建华,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王新双、马明强陪同。
即墨区是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针织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该区实体经济繁荣、现代产业体系完善,汽车、绿色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市场商贸等重点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共有“专精特新”企业585家、“瞪羚”企业3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2家,上市企业达到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千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70家、市场主体总量近30万户。该区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产业革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位于即墨区汽车产业新城,总投资230亿元,项目于2021年5月签约、6月开工建设,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7个月。踏进这座科技感、智能化十足的超级工厂,考察团成员开阔了眼界。6600吨的冲压机、数百台机器人电焊、高密封环保喷涂以及现代化质量测试,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高效、高端、高质的理念。在这里大家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投资布局等情况,学习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经验,亲身感受了即墨区围绕项目转、聚焦项目干,以“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环境的硬核举措。
即发CO₂无水染色十万纱锭纺纱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数字化升级,采用全程智能化生产新模式,实现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入库全程智能机械操作,超临界CO₂无水染色技术推动传统有水印染的革命性升级和颠覆性创新;万锭用工人数由传统工艺所需的40—50人减少至10人,智能化水平居该行业世界先进行列,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看完现场,考察团成员深受震撼、备受启发。一致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产业链条、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努力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科学制定支持政策,只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在快速发展中先行一步勇立潮头。
即墨区坚持“对标主城、组团提升、全面融青”,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展现了城乡发展成效。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位于即墨区龙泉街道,近年来,积极投入资金、科学制定规划,初步形成“一廊一环三组团”空间布局,沿莲花山、莲茵河山水生态廊道,串联乡村旅游环线,打造了欢乐莲山、未来乡村、莲湾美村三大组团。考察团边看边问,对于该片区探索出的“党建引领、市场运营、多元共治、原乡复兴”的乡村振兴路径进行深入细致了解,也切身感受到了该片区环境品质提升、乡村产业打造、农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先进之处,对于我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农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有了更系统更长远的思考。
即墨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禀赋独特。即墨古城深入挖掘千年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古城的建筑和景观,使之成为即墨古城的灵魂,精心打造明清、民国风格的传统建筑群落。景区按照每周有热点、每月有活动的要求,每年定期举办即墨古城民谣季、啤酒节、“悦即墨·夜古城”、古城过大年、古城大讲堂等主题活动,打造了即墨历史传统文化标识,使之成为具有“即墨印记”的文化新地标。考察团成员对即墨古城的打造、宣传、运营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了解,不时就关心的问题与相关负责同志展开深入交流探讨,积极在观摩中学习典型做法,在学习中查找短板弱项,在相互交流中启发思路。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议,强烈地感受到了即墨区在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这是一次看齐之行、对标之行,既看到了我区与先进地区存在的客观差距,也明晰了未来工作的思路方向。大家表示,下一步将认真总结先进经验,推进活化利用,结合我区实际和自身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对标先进、开拓进取,积极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加开放创新的思维,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源:山亭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