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为最大限度减少强降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各镇街、各相关部门单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闻“汛”而动、迅速响应,积极投身防汛一线。他们昼夜坚守,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的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畅通。
9月15日至16日,我区持续降雨,区防指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应急先锋队、蓝天救援队迅速投入防汛备汛工作,突出夜间、凌晨等关键时段,做好应急队伍、物资调拨、人员转移等准备工作,提前清理排水口、疏通管网,设置警示标识,配备抽水泵、发电机、挡水板等排涝设备,重点加强对低洼积水区、城市易涝区巡查防护,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积水强排,确保道路、河道畅通。
为有效应对持续强降雨天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闻汛而动,迅速部署,全力投入防汛排涝工作。全局累计出动防汛人员70余人次,调度防汛车辆13台次,配齐雨衣40余件、警示灯12盏、铁钩14把、防坠钢笼14个、警示牌8块等应急物资。值守人员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和路况,累计清掏雨水篦子75处,清理排水口周边杂物约2.8方,确保排水畅通;在城区2处易积水点设置警示标识,引导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目前,城区主次干道及易积水点位均无大面积积水现象,道路交通秩序良好。
雨情就是警情,保护群众出行安全刻不容缓。山亭交管大队根据雨天出行特点,科学部署警力,采用定点执勤和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勤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辖区重要路口安排警力定点执勤,提醒驾驶员雨天行车保持安全车距、减速慢行。同时加强对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力度,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提醒过往车辆驾驶人控制车速,谨慎驾驶、有序通行,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面对强降雨天气,山城街道组织村居“两委”干部、应急防汛队立即投身防汛一线,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随时准备开展应急抢险,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重点对河道水库、易淤积路段、农田排水系统等逐一检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对需要转移的群众提前做好转移安置准备,坚决守牢生命安全底线。同时,迅速清点铁锹、抽水泵、卫星电话等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联系勾机、铲车等抢险器械,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随时“拿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面对连日来的强降雨天气,西集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扎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确保关键时候“调得动、运得快、用得上”。同时,组织镇村两级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道路、塘坝等重点区域开展排查,及时消除隐患、设立警示标志。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营造“防汛减灾、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桑村镇为积极应对本轮强降雨,持续加密重点领域巡查力度,组织镇水务工作岗与村级巡查人员对辖区内1座小二型水库、2条河流及其支流、10个塘坝、1座漫水桥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大坝、溢洪道、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确保水域安全运行。全力疏浚农田河道,准备挖掘机4辆、铲车2辆、水泵4台,随时用于王庙、大河等村易涝农田沟渠疏通及积水抢排,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通过加密巡查频次、强化物资储备,全面防范内涝风险,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有序。
为应对本次强降雨天气,城头镇组织水利、农业等部门及各村人员对镇域内河道沟渠、地势低洼地带、高标准农田、设施大棚、光伏设备等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排查、巡查,专人值守重点部位,实时监测水位变化。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警示,引导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紧盯雨情变化,不间断对辖区8处重点防汛风险点进行巡查,一对一进行监测。对重点转移人群严格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快转、不漏一人。目前全镇防汛工作有序开展,22支应急抢险队伍、240余名应急队员随时待命,物资储备充足。
为有效应对大风和强降雨影响,冯卯镇聚焦防汛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点,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干部”立体排查网络,对隐患点、重点河道、坝塘、水库等关键区域,开展多轮次拉网式排查整治;对重点防范区域及周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精神疾病患者指定专人巡查值守,确保监测无死角、转移责任到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镇防汛指挥部通过“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对镇域内河流、水库、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部位实时动态监测,提升防汛抗汛工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强降雨带来的风险挑战,店子镇组织水利、城建、执法、应急等部门以及各村对全镇河道、水库、塘坝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理河道、沟道淤泥、垃圾,在危险河段、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密切关注河流水位变化、道路塌方等情况,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和过往车辆通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队伍应急救援值班备勤工作,强化夜间巡查频次,督促水库“三个责任人”到岗履职,落实沿河村庄、低洼地群众防御措施,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针对持续降雨天气,水泉镇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体科级干部、片区党委书记、村“两委”干部在岗在位,包村干部下沉一线督导。各片区、村加大危房、地质灾害点、山洪沟巡查力度,发现隐患及时处置,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准备。各村组建不少于15人的抢险队伍,15分钟内可集结。同时配齐应急照明灯、喇叭、铁锹、沙袋等物资。对道路、涵洞、河道巡查清淤,及时清除堵塞物,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徐庄镇对全镇水库、塘坝、河道、地质灾害点等进行拉网式巡查,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监测,对农村危房、道路河道民建等工程的险工险段重点排查,分类研判采取措施,确保汛期安全。储备砂石2万方、救生衣200件、编织袋2万个,配备抽水机2台、移动水泵1台、输水管网200米,建立物资动态补充机制,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利用微信群、村广播等及时发布预警,对需撤离的群众提前核查通知到位,撤离责任人员准备到位并与被撤离人做好对接提醒、明确撤离信号、准备好车辆和安全安置场所,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安全撤离。
针对持续降雨天气,北庄镇迅速行动,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党员和应急防汛队员,对辖区内所有河道、水库、塘坝等关键水域和水利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水位涨势、溢洪道通畅情况,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针对已登记在册的毛宅西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预警信息果断启动转移预案。已于降雨前提前组织受威胁群众避险,通过投亲靠友、邻里互助等方式,将所有应转移人员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为扎实做好短时强降雨防御工作,凫城镇党政班子第一时间下沉到村,实地查看并详细了解雨情、汛情及镇、村两级防汛物资储备、防汛措施落实、地灾隐患排查、人员值班值守、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对老旧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临坡住户进行排查,并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各村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值守,干部们在村委会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响应群众求助和处理突发情况。镇应急救援物资提前部署到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调配、有效处置。(来源:山亭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