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报15)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8月4日
立足“小切口” 做优“大服务”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作为 全力打造政务服务“山亭样板”
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双全双百”工程为抓手,颗粒化梳理了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与重点环节,积极探索、锐意创新,以“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为切口,优化打造集成场景,多项申请表单化零为整,实现“极简办、集成办、网上办、全域办”,进一步打响了“亭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
领 导 批 示
|
深化“一窗受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一是流程再造极简办。提出“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减跑动”等流程再造措施,实现极简办。全区梳理公布“双全双百”事项清单221项,打造“一件事”场景40个。其中: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106项,围绕企业开办、准营、运营、退出等阶段,打造企业开办、企业注销、投资建设等“一件事”场景15个;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115项,围绕个人出生、教育、工作、养老等阶段,打造出生、就业、失业、保障性住房等“一件事”场景25个。
二是关联事项集成办。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专窗,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比如,整合企业开办、企业变更、企业注销等事项,从原来跑7个部门,整合为“进一门”办所有事,企业开办时限由2个工作日提速为半日结,最快22分钟完成;企业变更、注销由承诺件提速为即办件,现场即时办结。压缩“水电气暖信”报装审批环节,由“一次跑多地”,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时限由5-10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含踏勘),最快提速90%。
推进“一网通办”,促进政务服务便捷
一是拓展电子证照应用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通扩大电子证照应用的重要渠道。线上,在市政务服务平台山亭站点创新设置“一证通办”专区,首批35个审批事项上线办理,通过调取电子身份证等证照,实现纸质材料免提交。比如,群众办理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业务时,通过“一证通办”专区申请,窗口人员网上受理、审批,从证照库调取其身份证、工商营业执照、机动车驾驶证、车辆行驶证等4项电子证照进行办理。线下,在区政务服务大厅所有审批窗口配置扫码枪,凡在“爱山东”APP、微信小程序可查询的电子证照,均可以扫码获取。
二是引入RPA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通过RPA机器人自动抓取与录入,实现了申请、受理、审批、发证、归档全程电子化,解决数据多次录入问题。比如,原来在“省食品药品企业行政许可服务平台”办理食品生产许可审批后,需登陆市政务服务平台人工录入数据,同时将证照电子化转换归集到电子证照系统,到政府网站录入“双公示”许可信息。现在借助RPA机器人,办件完成后,可自动把数据推送到市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府网站“双公示”平台,并将电子证照归集到电子证照库。RPA机器人串联起4个系统,减少了3次人工录入,极大地节省了审批时限,提升了审批便捷度。
三、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一是持续向镇街精准赋权。为支持“双十镇”建设,通过直接下放、下放实质性审核权和服务窗口“前移”等方式,让镇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区直相关部门已向镇街下放企业(公司)登记、不动产登记等事项27项。目前,各镇街累计办理各类委托下放事项1.2万余件。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秒批”镇街全覆盖,10个镇街均配备商事登记“秒批秒办”设备,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实现“就近办”“自助办”。目前,各镇街共办理“秒批”业务600余件。
二是扎实推动“跨区域通办”。针对企业群众异地办证难的问题,与冀鲁京津赣苏浙鄂8省(直辖市)18县(市、区)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区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专窗21个,公布认领事项清单432项。全区共办理“跨区域”事项1590件,其中“跨省通办”事项862件、“全省通办”事项728件。5月18日,水泉镇西崮城村帮办员通过视频认证,为我区在江苏务工人员完成退休信息认证,在全市率先落地村级跨省帮办事项。
编 辑:邱莉雯 审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