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报24)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8日
桑村镇聚力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 助推“山亭大公园”建设
今年以来,桑村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工程,聚力打好“山水林田大会战”,助推“山亭大公园”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支撑。2021年8月、9月环境空气质量分值排名连续位居全市65个镇街第1名。 |
领 导 批 示 |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推进机制
将“山水林田大会战”“山亭大公园”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印发实施方案,召开“山水林田大会战”“山亭大公园”建设动员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指挥的工作专班。设立综合协调、资金筹措、河道治理、城区绣绿等6个工作专班,分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实现“山水林田大会战”“山亭大公园”工作标准化、流程规范化、过程可视化。
二、突出重点亮点,打造“1243”精品工程
积极发挥精品工程示范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河、两山、四村、三公路”的精品工程,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全面会战。
“一河”,即漷河美丽河湖建设。投资460万元完成了3.6公里漷河(苏庄-大马庄段)综合治理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依托“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建立系统的河道空间与事务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按照区域划分,不断深化科级干部包片、村级领导包点、巡河员包河段的三级“网格化”监管模式,实现了漷河流域环境治理监管的无缝衔接、无盲区覆盖。截至目前,开展排水口检查30余次,清淤总量5万余方,边坡整修1.3万立方,拓宽河道3处,维修拦河坝2座,极大提高了漷河防洪泄洪能力,进一步保障群众生活生产安全。通过综合治理,“一河两路连七村、七村连片共发展”的美丽画卷已形成,区域内大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枣庄市2021年“十佳美丽乡村”。
“两山”,即葛庄东王庄片区破损山体治理和周村南山荒山绿化护林建设项目。投资286万元对葛庄东王庄片区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精准施策、精准治理、精准修复,统筹目标任务,努力达到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的有机统一,同步推进山体治理和保护,建管并举,形成长效管护机制。目前,可研、稳评等工作正按节点积极推进实施。开展荒山绿化护林行动,投资48万元对周村南山进行绿化护林。目前,已完成造林工作规划设计及招标程序,完成栽植340亩,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四村”,即依山村、马厂村、斗城村、白满化村等4个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深挖文化内涵、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聘请专家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注重自然生态和依据标准,对整个村庄基础设施、污水管网、供排水、节点绿化等进行统筹,实施美化、硬化、绿化、净化“四化”同步,修旧布新,突出原生态,保持原风貌,提升内在美。目前,依山村、马厂村、斗城村、白满化村等4个村正在加快施工,11月份完成建设。
“三公路”,即桑黄路、玉山路、泰昌路道路绿化提升工程。科学规划拉大城镇框架,投资6950万元对桑黄路、玉山路、泰昌路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全镇绿化管护已实现市场化运营。目前,桑黄路已完成绿化5.2公里,节点两处完工率90%;玉山路及其配套路网路基施工已完成92%,水稳完成7公里,路面硬化6.5公里,4处桥梁完工;泰昌路已铺设沥青路面2公里,配套实施弱电管道、强电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设施,全部完工后将打造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道路和建筑相协调、功能和景观并重”的一体化景观效果。
三、推进项目建设,科学超前谋划统筹
一方面,跟踪督查、有效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山亭大公园”建设和2021年重点项目工作,加快推进投资10亿元的万隆丰食用菌加工项目建设,及时了解项目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建立月通报制度,及时通报督查情况,每月一汇总,每月一通报,切实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谋划2022年山水林田大会战和山亭大公园建设2022-2023年拟实施重点项目实施内容。在美丽幸福河湖提升、北河公园提升、北留路节点提升、生态河湖建设、桑北新城城市客厅等重点区域、重点工作中,超前谋划包装。计划2022-2023年,总投资4.6亿元建设占地约2平方公里的桑北新城城市客厅项目,拥有文化休闲、生态宜居、商贸特色街区等三大板块,有效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总投资4600万元,建设全长5公里的立面改造工程建设示范镇特色商贸街区泰昌路商贸区二期建设,对街区文化氛围整体控制、对建筑现状立面优化及对重要节点进行优化改造;总投资1980万建设玉子山至桑村大桥河段的生态河湖建设,区级生态河湖治理工程河道梳挖2.9公里,新建2座拦沙坎、修复1处拦沙坎,两岸护坡3214米及修建沿河路1.355公里。
编 辑:崔誉滕 审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