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24日
【典型做法】
各镇街全力以赴打好打赢 “三夏”生产主动仗
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区各镇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冒酷暑、顶烈日,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统筹抓好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农机保障、秸秆禁烧等工作,奋力夺取“三夏”工作全面胜利,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
领 导 批 示
|
一是健全体系,以有力的组织领导抓实见效。店子镇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镇经管站、派出所、环保所、农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三夏”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安排部署、统筹协调,落实夏收夏种工作措施、工作责任。桑村镇设立45个全覆盖、无死角重点监控防火点,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体系,实行帮包责任制,以办事处书记、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自然村负责人为主体,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安全防火监控责任网络,将禁烧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到田间地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直观、具体的工作格局。西集镇共搭建防火棚50余个,确保三夏生产期间不出现一起火情。由镇纪委牵头成立督导组,坚持重点区域重点治理的原则,建立镇、办事处、村三级巡查制度,着重抓好辖区全方位秸秆禁烧工作。
二是营造氛围,以务实的宣传引导抓实见效。山城街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氛围,在人口密集的集市、店韩路等主干道两侧及村显眼的位置张贴通告和禁烧标语、同时,利用防火宣传车,在街道辖区内全天候不间断的宣传。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张贴宣传标语125条、张贴通告36个。桑村镇抓住事前“宣传教育”这个关键,加强对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大张旗鼓的宣传,营造“出门见标语,抬头见横幅,在村听广播”的强大禁烧声势,真正做到人人防火、家家防火、处处防火,切实在全镇营造出“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的浓厚社会氛围。店子镇利用大喇叭、宣传车等媒介,宣传秸秆回收利用,引导农民群众抢抓时间播种,确保不误农时。2021年,店子镇三夏生产工作中,共计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20000余份,出动宣传车辆100余辆次,切实在全镇营造起禁燃禁烧的浓厚氛围。城头镇加大“三夏”防火宣传力度。出动宣传车,在全镇巡回宣传,各村喇叭循环播放,悬挂标语、条幅200余条,发放明白纸8000余份,让秸秆禁烧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是充实队伍,以严格的督导监管抓实见效。山城街道设立现场巡查组,负责禁烧工作督导巡查。设置防火点11个,每个防火点明确3-5名防火值守人员、搭建防火棚11个、配备铁锨、扫帚、灭火器等防火设备60余个,每个村成立一支防火应急小队,配置5-7名人员。西集镇抽调护林员、基干民兵20人组成防火应急巡逻队,配备灭火器具和专用车辆,分成2个突击小队。各办事处、村分别成立不少于30人的防火巡逻队,配齐防火工具,全镇共搭建防火棚50余个,确保三夏生产期间不出现一起火情。城头镇在21个行政村设立防火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设置秸秆集中堆放处并及时清运,保障辖区良好人居环境。成立由镇纪委、督导考核岗组成的督导组全程督导,对禁烧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三夏”期间辖区内“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四是全力保障,以严密的协调服务抓实见效。山城街道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还田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运用硬茬播种、秸秆粉碎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的还田利用率。同时积极联系秸秆收购企业,科学设置秸秆收购点和集中堆放点。西集镇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机械破茬、玉米直播“一条龙”作业,综合运用秸秆还田技术,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普及,力争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秸秆全部粉碎还田。桑村镇在9处加油站共存储柴油200吨,对联合收割机用油每公升优惠0.1元,着力为农机提供优惠用油供应。重点抓好农机具检修保养、统筹调度,新购置小麦收割机4台,完成各类机械检修76台。城头镇对12台小麦收割机组织指导开展机械调试、维修和保养工作,并对农机手进行现场安全培训,详细讲解安全操作知识。同时,成立“三夏”农机维修小分队,深入农机生产一线开展上门维修服务,确保不误农时。店子镇举办农机手和农机技术人员培训班,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邀请农机专家、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与各村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7份,并依托2家维修网点,对全镇联合收割机、脱粒机进行了检审,检审率达到100%。
编 辑:徐圣贤 审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