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2日
【典型做法】
山亭火樱桃成功创建省级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第五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山亭火樱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入选,全市唯一,全省共13个。我区立足火樱桃资源优势,综合施策、科学作为,逐步打造链条完整、功能完备、竞争优势突出的乡村特色产业体系。目前,全区火樱桃面积达10万亩,其中水泉镇8万亩,被誉为“中国火樱桃之乡”,品牌价值达到11.88亿元。 |
领 导 批 示
|
一、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综合效益。一是壮大主导产业,筑牢发展基础。先后引进齐早、鲁樱三号等优质樱桃品种20余个,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建设特色果品推广示范园和棠棣峪高科技示范园2个,带动发展高标准樱桃大棚500余个。引进信息化智能控制终端系统,建设“智慧果园”10个。投资1000万元,建设水泉镇优质大樱桃苗木基地,年可生产苗木30余万株。目前,水泉镇发展专业合作社80家、家庭农场44家,流转土地1.6万余亩,带动农户6000余户,火樱桃标准化种植达8000余亩。二是围绕强链延链,打造产业集群。以农业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为核心,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火樱桃、果蔬罐头系列产品,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保护价收购、加工生产等方式,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镇已发展果蔬、杂粮加工企业30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头企业5家;总产值达3.5亿元,其中果品罐头产值2亿元。三是培育新兴业态,实现融合发展。积极做好“樱桃+”文章,融合文化旅游和电商等新兴业态,开发休闲采摘、观赏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15个,发展火樱桃、冬桃等精品采摘园60余个、农家乐30余家,开发奇石盆栽、地瓜枣等特色旅游产品30余种。同时利用火樱桃文化旅游节和“山楂妹”“中国村花”名人效应,精心宣传推介特色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依托棠棣峪电商产业园,成立创业服务中心,积极为回乡创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重点孵化有潜力的农村网商,培育了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引领企业和带头人,辐射带动周边火樱桃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发展电商经营业户近500家,全年网上交易额达1.2亿元。
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推动产业化提升。依托润品源、喜乐多等龙头企业,吸附3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促使在外务工人员逐步返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二是推动品牌化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果品,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着力提升特色林果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注册“三禾”“棠棣峪”“火龙薯”等商标40多个,“三品一标”认证8枚、认证面积9.47万亩,占全镇林果总面积86.09%。火樱桃先后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三、健全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强校地多维合作,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依托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帮扶机遇共同组建烟台大学(山亭)火樱桃产业振兴研究院,聘请烟台大学高层次人才为“智库专家”,围绕推进火樱桃、甘薯及果蔬加工产业发展,开展创新性战略研究。与烟台市农科院大樱桃研究所孙庆田所长、田长评博士签订技术顾问聘任协议书,定期开展现代农业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指导、生产实践教学等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生产能力。二是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农技站、林果站为依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所辖各村以科技主任为组长,配备2-3名专兼职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各级技术指导小组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因地制宜地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了基地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增加了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三是强化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制度和细致的培训计划,在火樱桃生长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组织生产。在农闲季节,适时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开课讲学,通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播放视频影像资料等形式,对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营销人员和广大农户进行培训,年均举办现场技术培训30余次,培训特色果品管理人才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推广资料10000余份。
编 辑:李 凡 审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