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0日
目 录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双提双创”激发服务效能
● 冯卯镇三举措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 简讯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双提双创”激发服务效能
一是聚焦“提标准”,夯实阵地建设“承载力”。坚持重心下移,建设镇街、村居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立“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发展。目前,全区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90个,其中,“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全省百家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1个、“拓展型”退役军人服务站2个。
二是聚焦“提质效”,提升精准帮扶“驱动力”。落实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就业创业等政策,依托市“榴枣归乡”就业工程,推进退役军人服务全区重大项目人力资源对接工作。今年以来,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完成就业推荐130余人次,达成意向20余人。
三是聚焦“创特色”,激发政治引领“源动力”。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典型资源库,组织开展“优秀兵支书”“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评树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宣传推广退役军人先进事迹20余次,老兵(杨位成)工作室、马宝学创业事迹在《中国退役军人》2024年第1期宣传推广,杨位成被评为“山东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其中老兵(杨位成)工作室组织开展走访慰问牺牲战友亲人和伤残军人家属10余户,捐赠慰问金及物资2万元,为社区、学校开展政策宣讲、红色宣讲等活动8次。
四是聚焦“创品牌”,锻造双拥共建“新活力”。按照“部队提需求、地方做准备、合力保打赢”的总体思路,健全双拥机制、拓展双拥渠道,推动区教体局、区文旅局、区卫健局等部门联动,着力打造具有山亭特色的双拥品牌。今年以来,在全市率先成立“双拥阅读基地”,组织开展“双拥阅读”、红色宣讲等活动12次,退役军人、驻山部队官兵、军休干部和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属460余人参加,相关经验做法在《新时代中国双拥》2024年第4期宣传推广。
冯卯镇三举措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坚实后盾。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任务分解方式和执行标准,确保工作目标的精准实施。同时,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年度工作任务,定期组织卫生院班子成员及医养康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和实地考察,了解入住老人食宿、疗养等情况,征求入住老人意见和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实地考察12次,收集意见建议36条,解决问题10个,不断完善提升医养康复中心服务质量。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规范科学管理。以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为抓手,组建专业的健康管理团队和医疗护理服务团队,开通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设置安宁疗护病房,24小时为入住老人提供服务。按照“片区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模式,划分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片区,组建2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为65岁以上居家老年人提供定期巡诊、巡护和健康指导。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推进社会协同。联合镇卫生院、团委等部门,成立一支由2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宣教工作及服务活动,包括日常保健、文体活动等方面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10次,宣教活动4次,医养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简讯】
山亭地瓜枣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近年来,我区把甘薯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抓,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走出一条质量安全优质的产业振兴路子。截至目前,全区甘薯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绿色标准化基地6186亩,有机基地280亩,规模以上出口加工企业3家,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达到53家,年产地瓜枣3万吨,产值近5.6亿元。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第一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我区三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山亭地瓜枣名列其中。(水泉镇)
编 辑:邢 健 审 核: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