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强基层医疗阵地,构筑健康保护屏障。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整体安排”的原则,规划建设样板村卫生室6个,其中新建2处,改扩建4处,推动乡村卫生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迈进。二是紧盯时序推进。统筹财政资金200万元实施样板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建设,严格落实定人帮包责任制,组建重点攻坚小组5个、抽调精干力量12人,明确工作重点、责任时限、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工程压茬推进。目前,6个样板村卫生室均已投入运营。三是硬件提标夯基。在样板村卫生室增设中医诊疗室、远程医疗室等6大功能区域,配备智能诊疗设备、健康监测一体机等设施20余台(套),中医诊疗覆盖率提升至85%,远程会诊响应缩至15分钟。计划三年内带动镇域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五有三提升”要求,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二、管实闭环服务体系,严规提升运行效能。一是坚持药械统一。实施药品同质化管理,样板村卫生室所有药品器械均由区、镇统一采购,有效提升基层药品配备和使用能力,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总药品种类从原来的53种增加至236种,其中新配备中药120种。二是坚持报销统一。在样板村卫生室全面开展村级门诊医保报销工作,将236种药品纳入药品报销库,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以及一般检查服务项目均纳入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最高可达70%,有效降低村民就医负担。三是坚持绩效统一。制定出台《桑村镇样板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办法》,设置服务质量(占60%)、服务数量(占40%)两大考核体系,连续3次考核前3名优先推荐评优评先。同时,组织镇卫生院医疗、药库、公卫等6个科室常态化开展服务质量督导检查30余次,持续提升样板村卫生室运营管理水平。
三、用活多维惠民资源,切实增进健康福祉。一是医防融合优服务。全力推进“医防融合”,整合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打造“精品家庭医生团队”5支30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提升至85%。每季度开展慢性病筛查等活动12场次,覆盖群众3200人次。截至目前,先后为600余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7000余份。依托中医阁为患者提供推拿、拔罐、针灸等4类6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推动中医药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加强培训提能力。抢抓“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契机,建立“专家驻点+技能实训”培养模式,邀请28名专家开展坐诊带教、专题培训52场次,覆盖乡村医生236人。通过“线上病例研讨+线下实操指导”,组织急症模拟演练12次,村级急症处置平均时间缩短至30分钟。三是联动机制增效能。坚持“小病门前治,诊疗不出村”服务方针,精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含45种常见病的村级诊疗目录,目录之外的病症则由村医通过系统发起会诊,由镇卫生院在线指导急症处置,实现村镇两级卫生室有效联动。截至目前,村医已通过系统发起急症会诊56次。
编 辑:邱莉雯 审 核: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