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0月14日
目 录
● 区农业农村局全力开展秋粮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 店子镇多措并举筑牢丰产丰收“压舱石”
区农业农村局全力开展秋粮抢收抢烘确保颗粒归仓
一是强化干群协作,充实抢收力量。实行县级领导帮包镇街、镇街干部帮包村、村干部帮包户,一级帮一级、层层抓落实,协助农户开展“抢收、抢运、抢烘”。号召各级党组织、机关干部及广大青年志愿者迅速行动,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充实抢收力量,为秋粮抢收工作筑起坚实保障。目前,全区组建帮收队伍100余支,共3600余名机关人员、志愿者、党员干部参与。截至10月13日,全区应收玉米15.2万亩,已收14.14万亩,占应收总面积的93.03%。
二是强化技术指导,破解生产难题。深入开展“农技下乡”大行动,组建秋粮抢收督导组8个,组织30余名农技人员实行“包区域、包技术、包服务”责任制,通过“专家入户、技术到人、良法到田”的精准服务模式,下沉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收获技术难题。目前,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20余次,解决群众生产难题20余个,发放“三秋”生产、农机作业、抢收抢烘等技术指导明白纸600余份,为秋粮高效收获提供专业支撑。
三是强化农机调配,提升收获效率。围绕“科学调度、应急补位”要求,组建农机化作业应急服务队4支,根据雨情、土壤墒情制定“先易后难、先岗地后洼地、先熟后晚”的收获方案。同时,主动对接跨区作业队伍,引进滕州、徐州等地作业机械20台,鼓励引导种粮主体根据生产需求,新购置履带式玉米收获机5台,提升自主抢收能力。截至10月13日,全区累计投入玉米收获机58台(其中履带式19台),机收玉米4.01万亩,有效破解“有机难用、无机可用”难题。
四是强化烘干晾晒,保障粮食品质。充分利用休闲文化广场、村委大院等公共场地,引导农户开展通风晾晒,从源头防止粮食发热霉变,守住秋粮品质底线。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新上粮食烘干设备4台套,新增烘干粮食能力100吨,全区日均烘干粮食能力达550余吨、烘干能力增加20%。截至10月13日,全区粮食烘干站点达6处,启用烘干设备9台套,累计烘干玉米7000余吨。
店子镇多措并举筑牢丰产丰收“压舱石”
一是强化统筹调度,织密责任保障网。建立“科级干部包村、机关干部及村干部包地块”的责任体系,签订《三秋生产目标责任书》300余份,将任务精准落实到人、细化到地块。成立由镇农业、应急、督查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每日调度制度,开展田间督导检查12轮次,现场整改排涝不及时、农机调度滞后等问题9个,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二是聚焦抢收减损,打好秋收攻坚战。针对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机械难下田的问题,镇农业部门联合周边乡镇建立农机互助机制,抓住降雨间歇的“窗口期”开展错峰抢收。组织9支应急抢收队、12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重点帮扶种植大户、困难农户抢收作物。划定村级广场、单位场院等临时晾晒点53处,配备防雨布、通风扇等物资90余件,利用村居微信群向群众推送全区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信息200余次,引导农户采用“自然晾晒+机械烘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粮食霉变风险,保障粮食品质。
三是立足长远谋划,抓实秋播备耕课。在推进秋收的同时,组织开展“田间课堂”8场,向农户讲解晚播小麦品种选择、播量调控等技术要点,发放《阴雨天气秋播技术指南》500余份。协调农机合作社完成播种机械检修36台,针对涝洼地块制定“先排涝、后整地、再播种”的分步方案,全力保障秋播进度与质量。目前,已通过挖设排水渠、机械抽水等方式排涝地块300余亩。提前与麦种供货商联系,储备济麦22号优质种子8000余斤。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检查行动2次,清理临期农资30余份,营造安全、有序、健康的农资市场环境。
编 辑:邢 健 审 核: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