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1月3日
目 录
● 区教体局深耕“幼有所育”构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格局
● 凫城镇用好乡村公益岗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区教体局深耕“幼有所育”构建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格局
一是聚焦资源供给,在“扩普惠、优布局”上攻坚发力。积极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增效,通过区属国有企业合作共建等模式,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截至目前,累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2200余个。完善幼儿园托班支持政策,鼓励符合办托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育班,提供托位400个,实现“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延伸。大力实施乡村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通过全面摸底、综合研判,科学稳妥撤并整合83所薄弱园,实现资源集约优化。目前,全区已有8所镇街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
二是聚焦内涵建设,在“强师资、提质量”上创新突破。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园优势,成立山亭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形成1个集团,3个区直园区,10个镇街中心园“1+3+10”格局,通过“名园+弱园”“城区+乡村”的联动模式,实现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同进。目前,年均开展学前教育联盟教研活动20余次。构建师德师风、保教素养、管理能力全方位培训体系,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今年以来,开展师德师风培训12场,覆盖全区幼儿园教师115名。
三是聚焦规范监管,在“守底线、树品牌”上久久为功。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体系,指导幼儿园开展办园行为自查自纠,实施“月督查、季通报”制度,增强民办幼儿园风险管控能力。今年以来,联合区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到55所幼儿园下沉检查,发现问题隐患26处,已全部整改完毕。同时,统筹组建本土课程研发小组,深入挖掘本土非遗资源,结合幼儿认知特点设计实践课程,打造“栗乡”品牌、“枣乡”系列等特色“一园一品”课程体系,让幼儿在乡土文化浸润中快乐成长。
凫城镇用好乡村公益岗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一是坚持按需设岗,搭建供需对接“连心桥”。立足全镇18个行政村实际,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管护、村级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科学研判用工需求,动态调整岗位设置,优先安置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收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截至目前,开发保洁员、护林员、道路维护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497个。
二是注重作用发挥,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坚持将公益性岗位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引导公益岗人员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制止露天焚烧秸秆行为7起;整治乱堆乱放点位6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130余吨;调解邻里矛盾纠纷46起,协助服务残疾人及家属2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激发岗位履职“内生力”。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人员“选、用、管、评”全链条管理机制,落实日常考勤、绩效考核和动态退出制度,开展岗位履职情况评估,对履职不到位、考核不合格或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履职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整或退出,进一步提升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今年以来,优化调整岗位人员7人,补充符合条件人员1人;组织开展公益性岗位巡查走访4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类7人次。
编 辑:邢 健 审 核: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