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
山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1月21日
目 录
● 桑村镇以“三心”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 凫城镇深耕文化建设绘就群众幸福
● 简讯
桑村镇以“三心”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一是以“热心”架桥,激活就业活力。聚焦农村劳动力、返乡青年就业需求,构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体系。线上依托22个行政村就业微信群,推送招聘、培训等信息320余条;线下组织26名网格员开展“敲门送岗”,摸查1200余名劳动力就业意愿并建立精准台账。同时,联合区人社局及镇内企业举办“春风送岗”等招聘会3场次,邀请企业40余家,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次。
二是以“细心”解忧,提升服务质效。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组织网格员开展“民情大走访”,收集邻里关系等矛盾诉求,建立“收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明确处置责任主体与时限,办结后由网格员或责任岗位第一时间向群众当面说明或电话反馈,实现“小事网格办、大事镇村联办”。今年以来,收集并调解邻里纠纷等矛盾120起,完成背街小巷硬化等民生实事37件。
三是以“暖心”帮扶,兜牢民生底线。针对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入户核查89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救助金发放情况,确保惠民资金精准足额直达群众账户;联合镇卫生院为120名重病患者、残疾人提供免费体检,协助办理医疗报销等手续156件,减轻特殊群体就医负担。结合传统节日,联合镇商会及爱心企业开展志愿服务23次,走访慰问138户退役军人及困难群众,切实传递社会温暖与关怀。
凫城镇深耕文化建设绘就群众幸福底色
一是建强基层文化阵地,筑牢公共服务根基。对全镇文化服务场所进行功能优化、提档升级,提升场馆环境精致度与群众体验舒适感,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推动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农家书屋深度融合,藏书总量达6.8万余册,年均借阅量超1.2万人次;建成村级文化广场31个,配备健身器材的标准化广场占比达85%以上,所有文化设施均按标准配齐管理队伍和运行制度,开放使用率达95%以上。
二是丰富文体惠民供给,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加大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力度,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放映公益电影等活动239场,服务群众1.3万余人次;组织非遗传承、经典诵读、亲子阅读文化推广活动3场,参与家庭200余户;举办村级运动会2场,吸引参赛群众500余人次。
三是深化文明实践内涵,厚植红色文化底蕴。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广度。截至目前,组建志愿服务队19支,注册志愿者386人,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扶弱等服务活动50余场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依托鲁南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纪念园等红色资源,编排《烽火鲁南》红色情景剧,推出“追寻红色印记”主题研学课程。截至目前,接待省内外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团体537批次、4万余人次。
我区一单位获国家级节能荣誉 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公布“2023—2024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成功入选。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放大节能示范效应,持续深化节能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创新和绿色理念传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编 辑:邢 健 审 核: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