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摸排强基础,分类设岗兜底线。西集镇整合镇社会保障岗、乡村振兴岗、民政事务岗等多岗位数据,构建 “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库”,实现人员底数精准画像。立足基层治理实际需求,充分考量不同群体特征,科学布局村容保洁、道路管护、绿水巡护、青山守护、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公益性岗位。目前,西集镇公益岗在岗人数达502人,其中乡村公益岗461人,城镇公益岗41人。脱贫人口占比25%,残疾低保人员占比7%,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二、靶向培训提素能,实战练兵增实效。构建“理论+实操”双轨培训体系,携手区人社局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系统性技能培训,聚焦岗位职责、政策法规及安全知识等重点领域专题培训650 余人次。针对绿水巡护、护林防火等特殊岗位,精心组织实操演练5次。推动公益岗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组织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80余场,参与调处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事项50余件,成为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的重要助力。
三、健全机制严考评,动态管理促长效。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建立《西集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考勤纪律和退出机制。通过日常抽查、季度考评、年度评议与村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对表现优秀的公益岗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履职不力者及时约谈整改或动态调整,形成“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岗位开发带动650名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8000元,有效破解“就业难”与“用工荒”双重困境。(西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