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民生小事,搭建温馨港湾。依托“代办帮办”体系,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红色物业人员组成“流动服务队”26支,为儿童、老人、新就业群体提供“护苗成长”“银发无忧”“新新相系”主题服务。今年以来,为儿童提供公益课堂、科普研学等课外服务,惠及1100余人次;上门为老年人代办水电缴费等民生小事95件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530余人次。
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创新服务阵地。数字赋能搭建“有事我帮您”平台,设功能模块8个,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接单、队伍领单、办结反馈”服务闭环。招募30余名水电维修能手组建“匠心服务队”,对于下水道堵塞等高频问题可实现“15分钟响应”,今年以来,“匠心服务队”累计出动16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高频问题107件。聚焦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联合街道派出所搭建应急开锁、紧急医疗等“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化解紧急状况18次。
三是优化治理效能,筑牢和谐根基。创新“网格+智治+共治”三维治理体系,打造惠兰议事会等协商平台,运用“居民提事、网格议事、协商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五步工作法,化解社区群众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化解噪音扰民、车位占用等矛盾纠纷117件,化解率达100%。创新积分激励机制,引导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参与社区各类志愿服务的同时,实现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已上报安全隐患、参与志愿服务90余件次,累计使用1700积分兑换各类生活物品220余件。(来源:山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