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发掘“引”,汇聚人才发展力量。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党组织推荐等方式,深挖本土人才资源,重点从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产业类别分类建档。截至目前,已完成建档人数276人。利用春节、农忙等返乡高峰时节举办“榴枣归乡·桑梓情深”招聘会、“天南地北桑村人”座谈会等10场次,成功吸引120名在外企业家、技术骨干返乡创业。目前,已建立涵盖156名乡土人才的“乡村振兴智囊团”,储备村级发展顾问38名。
二是因材施教“育”,厚植人才培育沃土。创新打造“田间课堂+实训基地+云端培训”培育体系。在禾源智慧农业项目区开设田间课堂,由本地种植大户和养殖能手现场示范种植、养殖技巧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已开展教学20余次,参加培训1000余人次。邀请专家到实训基地开展大棚蔬菜种植、林果病虫害防治等培训,专家讲解理论后带领学员实操,让农户掌握从品种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技术,目前开展专家培训活动6期,惠及群众600余人。搭建线上云端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课程,涵盖农业政策、新技术、营销等内容,平台设置答疑板块且定期举办直播讲座,目前已有5000余人观看相关课程,开展直播讲座30余场次。
三是激励作为“用”,激发人才干事活力。构建“人才+产业”联动发展模式,组建由退休教师、非遗传承人、返乡企业家等23人组成的“桑村振兴顾问团”,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文化传承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指导、产品研发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服务活动30余次。建立“人才积分银行”制度,将乡土人才技能传授次数、产业带富成效等纳入积分体系,积分可兑换专家指导等资源。截至目前,乡土人才已兑换1.2万积分,获得农业专家一对一指导12次。深入实施“头雁领航计划”,选拔15名优秀乡土人才担任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在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领办示范项目9个,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桑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