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动态监测,把准田间管理“风向标”。建立“镇、办事处、村”三级联动的农情监测体系,组织农业工作岗、水利岗、合作社等主体召开小麦生长形势及病虫害灾害发生趋势研判会议,发布《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3期,病虫害预警信息12条。依托镇级农技服务站,设置病虫害监测点36处,对全镇1.84万亩小麦实施网格化动态监测,指导种粮群众抓住关键生育期开展精准防控。
二是实施分类管理,打好科学管护“组合拳”。组织12支农技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水肥调控、化学除草等技术指导,针对一类苗、二类苗、弱苗分别提出针对性意见,指导农户做好麦苗促弱控旺工作。截至目前,组织农技服务队开展“苗情、墒情、灾情、病虫情”综合技术培训13场次,解答农业生产技术问题6类30个。指导农户完成追肥1.2万亩,使用肥料130余吨,田间除草实现全覆盖。
三是完善应急体系,织密防灾减灾“防护网”。提前制定“一喷三防”技术方案和《小麦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储备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65台,农药化肥120吨。针对春季易出现的大风、低温、病虫害等不利因素,提早部署防范措施,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开展防灾减灾“田间课堂”30余场次,发放技术管理明白纸2000余份,宣传培训覆盖合作社成员、种粮大户、种植散户1.2万余人次。(城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