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密责任网,筑牢生产“压舱石”。西集镇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构建“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挂帅的“三夏”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细化夏收、夏种、夏管任务清单,制定涵盖极端天气应对、农机故障处理等内容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村职责分工,将夏收、夏种、夏管任务细化到岗、责任到人。镇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下沉一线协调解决土地灌溉、跨区作业衔接等问题20余项,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确保工作进度实时可控。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涵盖极端天气应对、农机故障处理等全流程,为“三夏”生产系紧“安全带”。
二、锻造主力军,跑出农机“加速度”。聚焦农机保障核心环节,组建技术专班对全镇240余台农机进行“拉网式”检修,同步引进跨区作业机械80余台,组建“党员先锋农机队”分片作战,收割效率提升30%。在交通要道设立2个24小时农机服务站,提供加油、维修、配件供应“一站式”服务,并联合交警开辟专用通道,减少通行耗时。开展“农机安全进乡村”活动,培训机手600余人次,发放安全手册2000余份,确保作业“零事故”目标。针对困难群众,组建100余人的帮扶志愿队,提供代收代种、农资代购等服务10余次,确保颗粒归仓。
三、奏响协奏曲,打好禁烧“组合拳”。实行“宣传+巡查+利用”模式,强化宣传,悬挂横幅200余条、张贴标语500余张,“村村响”广播每日循环播放禁烧政策。组建20支巡查队,依托9处高空瞭望系统和无人机开展“人防+技防”巡查,实现农田监管全覆盖。设立2个秸秆集中收购点,推广粉碎还田、青贮饲料加工等技术,预计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夏种环节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10余项新技术,组织15名农技专家开展“田间课堂”30余场,指导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同步推进3000米渠道清淤、8处灌溉设施修复,保障3万余亩农田“旱涝保收”。联合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检查门店30余家,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西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