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我区各镇街结合实际,协同发力,以常态长效推进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西集镇以“小切口”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唱响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主旋律”。
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强大合力。全镇15个行政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婚丧简办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实施“事前提醒+事中服务”模式,建立红白事办理台账,红白理事会成员培训实现全覆盖。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在“清明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20余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张贴发放《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等宣传单页3000余份。
发挥示范引领,树牢鲜明导向。通过“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示范引领”三维发力,形成政府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政府倡导向全民自觉深刻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冯卯镇坚持“快落实、广覆盖、见成效”,系统推进文明新风浸润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领”出新机制。召开红白理事会成员培训会,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级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组织学习《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与红白理事会成员签订《践行移风易俗承诺书》300余份。
完善平台搭建,“搭”出新载体。在小李庄“新风亭”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主题宣讲,通过“流动宣传+入户微访”的方式,发放倡议书300余份。开展“春风化雨·善行冯卯”典型事迹发布活动,持续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深化宣传引导,“引”出新共识。在农村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利用村级大喇叭、防火小喇叭等宣传方式,加大《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宣传力度,让文明新风理念深入人心。
店子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加减乘除”新思路,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加”大宣传,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在店子大集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1000余份,通过村级微信群转发移风易俗音频,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带头“减”负,倡树婚俗新风。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革除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引导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抵制不良风气。
“乘”势引导,营造文明新风。举办“学先进典型 聚奋斗力量”典型事迹发布会,开展“道德榜样在行动”主题宣讲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先进典型故事,让群众身边的“好人”成为示范带头的“名人”。
破“除”陈规,践行文明理念。依托“大红枣 小板凳”志愿服务队持续强化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深入村居开展宣传发动、志愿服务等活动30余次,发放倡议书200余份,广泛深入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和实施殡葬改革的重大意义。
水泉镇通过宣传教育、婚丧改革、风险防控三大领域系统施策,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多维宣传强引领。通过樱桃市场宣讲、入户倡议、广播轮播等形式,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和谐水泉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等宣传单页1000余份。
靶向整治树新风。推行婚丧事宜双报备双督导机制,通过事前介入指导、事中现场督导,有效预防陈规陋习。联合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殡葬市场专项治理,规范红白事办理流程。
源头防控筑屏障。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管网络,建立快速响应处置机制,及时约谈劝导违规人员。强化红白理事会前沿阵地作用,提前介入婚丧活动流程指导,守牢移风易俗安全底线。
北庄镇坚持以移风易俗工作为抓手,采取一系列举措,深入推进辖区乡风文明“大进步”。
培训夯基础,队伍专业化。实行镇村两级联动培训机制,完成全镇21个行政村红白理事会成员专题轮训。重点解读《山亭区和美乡村婚礼新风倡议书》《“十不要”准则》具体要求,确保政策传达不落一村、骨干培训不漏一人。
宣传造声势,氛围立体化。在镇村主要路口、村级公开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规范张贴移风易俗宣传海报100余张,通过村级广播每日分时段播放文明婚俗音频,实现政策宣传全天候全覆盖。
一线强督导,服务精准化。发挥村级红白理事会作用,通过“三个一”工作法(一场现场宣讲、一份倡议书发放、一次文明承诺),同步建立新婚家庭台账,开展入户宣传42户次,实现文明婚庆宣传全覆盖。
凫城镇坚持制度建设、宣传引导、典型带动“三步走”,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制度建设与规范引导。通过制定并实施专项整治方案,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缩减宴席桌数、简约车队规模等,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增强了村民的自我约束能力。
宣传教育与氛围营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为主阵地,以镇18支志愿服务队伍和“木兰宣讲团”为抓手,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化惠民活动11次、理论宣讲60余场次,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示范引领与典型带动。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举办“微光成炬 德润凫城”典型事迹发布活动,树立了榜样,激发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来源:山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