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域体检除隐患,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组织应急管理办、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聚焦校园安保、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重点环节,对辖区内8所小学、幼儿园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校园安全“零盲区、无死角”。目前,辖区校园监控系统和一键报警装置运行良好;更换过期灭火器42具,疏通堵塞疏散通道12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查验校园食堂食材采购台账32份,规范食品储存流程6项。同步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200米范围内的18家商铺、餐饮店进行专项排查,依法取缔无证经营店铺2家,关停整改销售“三无”食品商户3家,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二是交通护航保畅通,打通平安出行“快车道”。针对开学后校园周边人流车流密集、交通压力增大的实际情况,组织综合行政执法办、派出所成立20人专项整治队伍,于开学前三天集中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设置临时交通劝导点8处、划定限时停车区域12块,引导接送车辆规范停放,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10家,拆除违规广告牌8块,清理乱堆乱放15处,拓宽通行空间。开学首日,安排20名执法人员、民警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定点值守、动态疏导,未发生交通拥堵情况,校园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打通学生平安出行“最后一公里”。
三是多维宣教强意识,拧紧家校共育“安全链”。全面提升师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推动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线上,依托班级家长微信群、村级网格群,推送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开学安全提示信息54条,筑牢安全防线。线下,在学校门口设立安全宣传展板24块,组织志愿者发放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资料700余份;将安全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2场、安全主题班会8节,覆盖学生600余人次;压实家庭监护责任,引导家长签订《家校安全共管承诺书》600余份,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共治格局。(凫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