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密安排部署,压实防汛责任链条。坚持“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召开防汛专题工作会议2次,进一步修订完善《店子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明确危险区范围、人员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建立健全“镇-片区-村-网格”四级责任体系,与3个片区党委成员、17个村村“两委”成员与包村干部签订防汛责任书180余份,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由包村领导带队,对全镇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300余名重点人群落实包保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和紧急转移“不漏一人”。
二、全面排查隐患,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的工作要求,组织水利、国土、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了3轮“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90人次,重点对辖区内11座小型水库、17座塘坝,河道以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点15处,其中立即整改9处,限期整改6处。组织城建办、应急办工作人员对镇域内群众房屋进行全面隐患排查与监测,建立工作台账,对房屋存在隐患的群众及时劝离、督导整改并安排避难场所。截至目前,已排查8361户房屋,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查看情况300余次。
三、广泛宣传引导,提升全民防汛意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渠道,构建全覆盖的防汛宣传体系。建立镇村组三级防汛微信群17个,推送雨情水情和防范提示200余条,覆盖群众8000余人;通过村级大喇叭每日播报防汛知识3次,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2次,参与群众达200余人次,切实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印制发放《强降雨天气防范措施》宣传页、《山洪灾害防御常识》手册等3000余份,普及雷雨天气安全防护、雨后田间管理等知识。在镇中心小学校开展“防汛安全一堂课”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店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