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法治思维,筑牢思想根基。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法治领域相关会议5次,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明确2名工作人员负责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依托街道“翼云”宣讲品牌,深入街道各村(社区)、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场次,覆盖干部群众400余人次,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是严守程序防线,提升风控能力。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在党工委会议上研究法治领域重要问题,听取依法治街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工作汇报4次,确保法治建设方向不偏、执行有力。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聘用2家律师事务所15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街道53个行政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涉法事务处理等服务。今年以来,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300余次。
三是聚焦基层矛盾,构建稳定格局。以“一站式”矛调中心为载体,强化运用“1433”(即聚焦“一个重点”、完善“四本台账”、健全“三项机制”、确保“三个到位”)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便捷高效化解辖区内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成功调处纠纷、化解积案217件,群众满意率达99.7%。明确256名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责任人,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山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