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工作基础,架起便民“连心桥”。以“标准化+便民化”为核心导向,打造政务公开专区,科学划分等候休息区、办事窗口区、自助服务区、咨询引导区4大功能板块,增添休息座椅、雨伞等便民设施,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围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通过“面对面解读+互动答疑”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政务公开、志愿服务活动14场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深入推进“政策宣传入户”行动,组织村干部、网格员等人员分片包联15个行政村,发放宣传手册2800余份,让群众“懂政策、会办事、得实惠”。
二是锤炼业务本领,锻造服务“硬队伍”。坚持“培训+自学”双轨并行,组织镇便民服务工作人员赴桑村镇、城头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对标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每月完成不少于8学时自学任务,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推行“错峰用餐、错时离岗”工作模式,实现15名工作人员科学轮转,确保服务“不断档”、范围再扩大,推动业务人员从“懂业务”向“精服务”转变。积极引入监督评价机制,邀请20余名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现场体验办事流程并打分评价,构建“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社会评单”闭环评价体系。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织密惠民“新图景”。构建“线上+线下”“坐班+上门”立体化服务体系,线上依托政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水平,实现“不见面办成事”。今年以来,已办理业务700余件。线下整合民政、社保等13个部门59项高频事项,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已办理业务2600余件,民生服务占比达93.8%。组建“小西帮办队”,依托1个镇级中心、15个村级站点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56次,推动政务服务从“柜台式”向“管家式”升级,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西集镇)